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4 21:2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的发现历史
(2)阐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区别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2. 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讲解细胞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搜集细胞发现的相关素材,切身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过程
(2)通过制作模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制作模型,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制作模型,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四、教学方法
1. 小组合作学习法
2. 教师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5.1课堂导入
投影一张四川客家人的圆形大瓦房,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再投影一张班级一位学生和班主任合影的照片,提问:他们俩的基本结构又是什么呢?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5.2新课讲授
5.2.1学生通读我给他们准备的材料和书本第三页内容,结合自己之前在网上查阅的材料,了解显微镜的发现史。(提示学生看材料是要对材料进行勾、画、圈、点。 时间:3min)
附材料:
列文虎克,英文名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0.24-1723.08.26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代尔夫特自营绸布。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且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并首次发现了微生物。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其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凸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发现细胞的人——罗伯特·虎克 。人类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依靠肉眼来观察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的。但是,人眼能够看到的物体,极限只有0.1 mm。公元1世纪时,罗马学者曾谈到装有水的水晶器皿可以放大字母。16世纪中期,瑞士的一位博物学家用放大镜描述了蜗牛壳和原生动物。1610年,伽利略(G.Galilei,1564—1642)根据望远镜倒视时有放大物体的特点,制成了一台显微镜,并对昆虫进行了观察。以后,自制显微镜的人日益增多,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Robter Hooke,1635—1703)就是其中的一个。
1665年,罗伯特·虎克从一小块清洁的软木上切下光滑的薄片。当他把它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时,似乎看到了一些小的空洞,但并不十分清楚。罗伯特·虎克切下的极薄的切片是白色的,他便把它的下面衬上一片黑色的木板,再用一个凸镜投光其上,于是他清楚地看到了薄片全部是多孔多洞的,像一个个蜂窝。罗伯特·虎克当时研究软木的目的,是为了阐明软木轻而具有弹性和疏水性等特点,结果却发现了很多的小孔或小室。罗伯特·虎克首先把这些小孔叫做细胞。细胞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借助显微镜,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借助优质显微镜通过对大量的动植物材料长期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即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随着生物学科的发展,对生物体基本结构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现在对生物体基本结构的认识是:除病毒以外,绝大部分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一般地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那么细胞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完全一样吗?这些都是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
5.2.2预习检测
将知识点以三道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分别找三位同学回答,答完后学生齐读所呈现的内容。
5.2.3教师结合幻灯片讲解显微镜的进化历程
投影一张列文虎克制作的单体式显微镜照片,让学生尽情想象它的使用方法(大家都不知道怎么使用),点击相关视频连接。接下来一次展示罗伯特.虎克的复合式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并作简要讲解。
5.2.4预习书本第八页内容,动手制作动植物细胞的模型
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那动、植物的细胞一样吗?请预习书本第八页内容,完成第九页表格。(4min)
投影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的要求,教师做简要讲解,学生用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的材料动手制作模型,作好结构标记,组内展示、交流。(12min)
5.2.5学生上台展示作品
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展示、交流,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教师给予补充和鼓励。
5.2.6播放动、植物细胞结构图,让学生回答各自的结构,进一步巩固两种细胞的异同点,并引出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5.2.7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
罗伯特. 虎克 (发现细胞)
施莱登和施旺 (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学说)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太高,比较沉闷,可能与录播教室全封闭的环境有关。
2.在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的环节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座位安排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尽量让这些学生的身边能有学生帮忙指点。
3.在学生展示和点评环节还有很多细节没处理好,例如:学生展示作品时就应该把投影的那张图片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