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 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2、 能力目标:
⑴、在对鸟类图片资料分析过程中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⑵、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形成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勇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优秀品质及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家鸽标本、家鸽骨骼标本
教法选择: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纸飞机游戏 在不做任何处理的前提下,试着让这张纸飞起来,看看纸能飞多远? 引导学生通过看到的现象思考: (1)、我们发现,同样的一张纸,在折成纸飞机后,飞行的时间和距离都大大的增加了,这是为什么呢? (2)、纸飞机能不能一直飞下去呢? (3)、如果用厚厚铁皮来制成大小相同的铁飞机,还能飞这么长时间吗,为什么? 将纸折成纸飞机,并比较纸和纸飞机飞行的速度和距离。 学生思考,要在空中飞行更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要减少空气阻力 (2)、 要提供动力 (3)、 要减轻重量 通过学生熟悉的纸飞机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千姿百态的鸟类 在自然界的动物中,就有一类善于飞行的专家——鸟类。播放鸟类飞行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在头脑中形成鸟类展翅高飞的印象。 通过视频形象向学生展示千姿百态的鸟类,让学生对鸟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 有人说:“鸟类是天生的飞行专家,它们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为飞行准备的。”鸟类的身体的结构,这些结构为飞行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学生大胆的猜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承上启下,在学生刚看的鸟类视频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学习。
外形篇 展示家鸽标本,出示思考题: 1、家鸽的身体呈什么形状?与它的飞行有关吗? 2、家鸽体表覆盖着什么?与飞行有关的羽毛是哪一种?又分布在哪? 3、观察家鸽的前肢特征,并探讨其作用 ? 学生观察标本,结合课本内容讨论思考题。 请一名学生拿着家鸽的标本向大家介绍家鸽的外形特点。 1、家鸽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正羽适于飞行,绒羽可以保温。 3、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通过对家鸽标本的观察,总结家鸽的外形特点,使学生在动手、动眼、动脑的观察中去分析问题,并能对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内部篇 播放“观察家鸽”的视频, 观察视频,初步了解家鸽的内部结构。 通过视频对家鸽的内部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骨骼 展示家鸽骨骼的标本,思考:用手掂一掂家鸽骨骼标本重量,感觉是轻还是重?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请一名学生掂一掂家鸽骨骼,并向大家介绍家鸽的骨骼,总结家鸽骨骼的特点。 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能深刻的理解家鸽骨骼的特征。
2、肌肉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家鸽哪个部位的肌肉最发达,有何意义? 学生结合课本讨论回答。胸肌发达。 从骨骼到肌肉自然过渡。
3、消化 教师质疑学生:家鸽食量大,增加了体重,而家鸽为了飞行又要尽量减轻自己的体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观看家鸽消化系统的视频。讨论回答小肠很长,消化吸收能力强。有利于获取足够的能量,满足飞行时对能量的需要。直肠短,体内不储存粪便,减轻体重,适应飞行 通过视频把抽象变形象,激发学习的热情。
4、呼吸 展示家鸽呼吸系统的图,学生观察并思考其特点,理解双重呼吸。 观看家鸽呼吸系统的动画。思考回答有发达的气囊,气囊可储存大量的空气,利于呼吸,使家鸽得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满足飞行时对能量的需要,还可以散发飞行时体内产生的大量热量,维持恒定的体温。 动画模拟双重呼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家鸽呼吸系统的特别之处,也能更好的小结这个呼吸系统的意义。
5、循环 展示四种生物的心脏结构图,认识循环系统的特征。 心脏发达,运输氧的能力强,能满足飞行时对能量的需要,还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小结 总结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 外形篇:体型、体表、前肢-----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内部篇:肌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提供飞行时的动力 骨骼、消化系统-----减轻飞行时的重量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体系,并跟导入相呼应。
总结 由家鸽类推到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填写课本表格,再次巩固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由家鸽类推到鸟类。
练习 出示练习题,并评讲。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第1节鸟类
千姿百态的鸟类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
外形篇:体型、体表、前肢
内部篇:肌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骼、消化系统
教学反思:
扬中市外国语中学 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