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理解全篇内容。(第一课时)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其论证方法。(第二课时)
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其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旧知导入
我们在八年级时候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三篇文章,孟子以其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设计说明:以旧知识导入,让学生对于孟子的论证语言和其思想观点有一定的回忆。
二、初读感知,语言特点(第1段)
(一)字音
首先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朗读第1段,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预设:1.注音:恶(wù)辟(bì)患
(二)初步感知语言特点
1.我们从刚才的介绍中了解了孟子善辩的语言特点,请同学们再次朗读第1段,你从朗读中读出了哪些特点?(老师来读一读:故意突出每一组句子的前一句“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如使人之所欲”“使人之所恶”“由是”“由是”。)
预设:第1段中大量的对称的句子,朗读起来朗朗上口
小结:这就是孟子“善用排偶”的语言特点。除了排偶第二段中还有排比句你找到了吗?
预设: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请一位同学按照我们刚才的梳理,在多媒体上按照句子“排偶”的顺序给文章重新排序。
屏显: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学生上台,在多媒体上按空格键,重新排列如下:
屏显: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设计说明:以排序方式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文章语言特点,有助于学生的自主背诵
三、解释翻译
在重新排序基础上,请大家再试着结合注释翻译第1段内容。
预设:(提示重点句子)【__为书后注释;.为150实词】
1.二者不可得(得到)兼,舍(舍弃)鱼而取熊掌也。
2.生(生命)亦我所欲也,所欲有剩余生者,故(所以)不为(做)苟得(苟且取得)也。(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
3.如使(假如)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噢过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4.由是则生(生存、活着)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不愿这样做)也。(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课时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是【不义】)
四、梳理第1段内容和论证思路
1.请同学们在第1段中找出论点?
预设: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追问:作者为什么选择熊掌放弃鱼?选择道义放弃生命呢?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预设:因为熊掌比鱼珍贵,同理他认为道义比生命重要。这是类比论证
追问:这里运用了类比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是论证更加易于理解,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解释深奥的道理。
2.第1段的后面部分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呢?
预设: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正面论证)
(翻译:生是我想要的,想要有超过生命的,所以我不苟得;死是我所厌恶的,我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些祸患我不逃避。)
当我把正义看得比生死更重要,我就“不够的”“患有所不辞”从正面(舍生取义的一类人)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反面论证)
(翻译:如果让一个人想要的没有超过生命(活着)的,那凡是可以获得生命的(计谋)有什么不用的;让一个人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的,那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做法)有什么不做的呢。)
从反面(不能够舍生取义一类人/一心求生、贪生怕死一类人)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总结)
(翻译:有可以得生的办法,但有的人不用;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不做。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从客观事实的角度论证了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是应效仿这些“贤者”。
设计说明:结合多媒体文本思路梳理,并结合文本内容梳理本文第1小结从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根据板书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预设:本节课重点梳理了第1节的论证思路,作者首先用了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比方: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从正面、反面和事实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道理论证】
作者最后发出怎样的号召?
预设:我们应该效仿先贤,应有舍生取义的观点。
设计说明:结合板书指导学生梳理课堂论证思路。
第二课时
重点句子翻译理解
请大家再试着结合注释翻译第2段内容。
预设:(提示重点句子)【__为书后注释;.为150实词】
翻译:
1. 得(得到、吃了)之则生,弗得则死。
2.呼尔而(表修饰)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如果没有礼貌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
3. 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感恩、感激)我与?【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
4. 乡为(为了)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先前有人为了“礼仪”,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5.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设计说明:结合具体的重难点句子,结合文言实词进行巩固。
二、梳理第2段内容和论证思路【与第1环节结合进行】
(一)请根据第1段的学习经验给第2段内容划分层次?第1段论证和本段论证有何不同?
预设:1.(多媒体)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预设: 第2段是举例论证,相比于第1段更加易于理解。
设计说明:通过段落层次的划分初步感受本段举例论证的。
请分别翻译每一层内容,并说说第2段是如何进行举例论证的?
第一层:一箪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不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走在路上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踩踏着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会不屑于吃。
分析:对于路人和乞丐如此重要的事物(没有事物就不能生存),如果是不尊重的施舍那么也是不会要的。可见这些人把尊严看得比食物要重要。这是正面的事例来论证义(尊严)比生重要。
第二层: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
(1)这里作者举了更贴近每个人生活的例子,在一个人的欲望中可能最想要哪些东西?
预设:金钱、房子、美女
追问:文中是怎样阐述这些东西的?
预设:金钱,就是“万钟”。房子,就是“宫室之美”,女子,就是“妻妾之奉”
追问:“所识穷乏者得我”作者指出这些人追求的是什么呢?
预设: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让我觉得有面子。这里应该追求的是“脸面”。
小结:在面对(金钱、房子、美女、脸面)这些东西的诱惑时,有些人还是放弃了“义”而选择做一些“不义”之事。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证?
预设:反面论证
于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预设: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难道不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失掉了他的本心。)
追问:如果说前面第一段最后的感慨里“心”是道德之心、正义之心。这里是什么之心?
预设:羞耻之心。作者呼吁人们不应丢失自己的道德之心、羞耻之心。
设计说明:通过逐层分析,进一步巩固文本内容,并且梳理出举例论证的过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