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第一课《绿色家园》 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 本课共2课时
课标与教材 本课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指示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积极踊跃地体验。《给未来一片绿色》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美化地球、造福人类的歌曲。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谱出歌曲。歌曲主体部分为D大调、4/4拍、中速,由三部分组成。《瀑布与溪流》为节选自管弦乐组曲《九寨沟音画》的第五乐章。音乐表现了九寨沟的优美风光和风土人情,音乐特点是立足与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又借鉴创新的音乐技法,令人耳目一新,因而,乐曲既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又富有新意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清新脱俗。这个乐章用短笛、长笛、单簧管和英国管作连续的琶音和弦的平行进行铜管组的和声长音及全部弦乐的震音和声加上竖琴有力的刮奏以此来描绘这个壮观景象。乐曲在琶音与分解和弦中结束。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初步的审美感知能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欧洲风情知之甚少,故本课从认识风情着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演唱多声部歌曲的方法,合唱声音的和谐、力量的均衡、休止符的演唱;进一步学习音画这题材的音乐,并体会这种题材的表现方法及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情绪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增强对绿色家园的喜爱;想象并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给未来一片绿色》所表达意境;2.对两首欣赏作品的欣赏
难点:1.前半拍休止符、后半拍起唱2.体会音乐作品对自然风光的描绘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歌唱《给未来一片绿色》
第二课时:欣赏《瀑布与溪流》、《日出》
教学方法 演示法的运用,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讨论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媒体 利用多媒体展示和《给未来一片绿色》的谱例,出事九寨沟美丽风景图画,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直观。
课目 新授《给未来一片绿色》 初二年级下册 第1课 本课共2课时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美化地球、造福人类的歌曲。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谱出歌曲。歌曲主体部分为D大调、4/4拍、中速,由三部分组成。课时目标:1、学会演唱多声部歌曲的方法,合唱声音的和谐、力量的均衡、休止符的演唱2、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情绪3、使学生增强对绿色家园的喜爱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所表达意境教学难点:前半拍休止符、后半拍起唱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三、重点难点讲解四、练声曲五、学唱《给未来一片绿色》六、课堂总结 展示被污染的大自然图片,和未被破坏过的美丽大自然风景图片,并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呼唤学生树立保护大自然的理想。 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美化地球、造福人类的歌曲。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谱出歌曲。歌曲主体部分为D大调、4/4拍、中速,由三部分组成。将曲中有难度学生易错的旋律或节奏重点讲解:0 3 3 4 3 1 5 0 4 4 5 6 2 0 6. 6— 这种后半拍起的节奏 简单的双声部练声曲可以让学生先体会和声演唱的效果。
1、请同学们跟琴试唱简谱,熟悉歌曲,提高音乐视谱能力。把班级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高低两个声部。或者按照性别划分成男女两个声部。教师分别带领两个声部唱谱。2、合唱的和谐与均衡知识讲解3、跟着教师的伴奏试着演唱歌曲 比较一下齐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对表现音乐的不同效果,并试着变化演唱速度和力度来表现歌词的意境。 观看、对比图片听老师讲授教材解决歌曲中难点发声练习学唱歌曲 放映图片,让学生自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学习歌曲之前,对本首歌有充分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多媒体教学
八、教学反思
第1周 本学期第1课时 主备人:刘 杰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