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独奏曲的神韵》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上册《独奏曲的神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5-31 20:5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目 独奏曲的神韵 九年级上册 第3课时 总课时3
课时目标:1、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有情感反映,如思念、欢快、悲伤等情绪;2、能记住《月光》、《思乡曲》的音乐主题;3、初步领略中外音乐的某些不同点,如旋律、音阶、和声。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二、欣赏《月光》三、欣赏《思乡曲》四、欣赏长笛独奏曲《小步舞曲》五、比较中外三首音乐的不同特点 美术中“印象派”(欣赏一幅印象派的画作)欣赏钢琴独奏曲《月光》1、作曲家————德彪西(简介生平及贡献)克洛德 德彪西—Debussy Claude (1862.8.22-1918.3.25)
法国作曲家,受文学和美术中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影响而创造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和声与音乐结构体系。其作品推动了20世纪音乐的发展。
为人阴郁难测,不好交往,并对其名带来的一切感到厌恶,甚至悔恨以写作音乐为生。
出身贫寒家庭,9岁就显示出钢琴方面的才能,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作曲,1884年以康塔塔《浪子》获罗马大奖。2、《月光》的创作背景3、记唱《月光》的音乐主题4、欣赏乐曲1、作曲家、小提琴家——--马思聪2、《思乡曲》的创作背景3、记唱《思乡曲》的音乐主题4、欣赏《思乡曲》1、作曲家————比才2、记唱音乐主题3、欣赏《小步舞曲》分析这三首作品的演奏乐器、音乐情绪、表现的情感和曲作者分别有什么不同 欣赏了解作品的作者感受痴情等待的急切和失落心情记唱主旋律 让学生提前融入音乐氛围。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表现内容。
通过设问、聆听、思考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来感受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旋律特点。
从演奏形式上了解音乐表现内容。感受作品丰富的表现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理解和体验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16周 本学期第 14 课时 主备人:刘杰 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