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前门情思——大碗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上册《前门情思——大碗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5-31 20:5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目 第三课《曲苑寻珍》 九年级上册 第三课 本课共2课时
课标与教材 新课标下的音乐,要体现鲜明的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前门情思——大碗茶》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格的现代歌曲,作品通过归国华侨回忆儿时在北京生活时的往事及对大碗茶的情思,表达了远方游子祖祖辈辈对祖国故乡北京的无限爱恋之情。乐曲时宫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各种说唱音乐的旋律吸收了北京曲艺音乐的素材,并借用了大量的装饰音来处理歌词,保证了字正腔圆,声声入耳。在伴奏中使用电子合成器模仿三弦、琵琶等音色,使作品京味十足,韵味无穷。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非常渴望能从音乐课上把压力释放,得到良好的精神放松,本节《曲苑寻珍》介绍的时曲艺音乐,可以让学生从各个角度了解中国有久远历史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a:能够随着音响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b:在体验并模仿京韵大鼓的基础上,表现出远方游子归故里时的爱恋之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根据语言特点辨别北京单弦、苏州评弹、广东粤曲、四川清音几个唱段,并在地图上标出它们主要流行的地域。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我国曲艺音乐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能主动搜集并学唱本地区最盛行的一段曲艺音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
难点:情感体验中国曲艺音乐,并学唱本地区的代表曲艺音乐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新授《前门情思大碗茶》
第二课时:学习《说唱音乐》
教学方法 演示法,教师的范唱指导学生直接的获得感性知识情景法,引导学生体验中国曲艺音乐的艺术特色
教学媒体 利用多媒体聆听各种如“弹词”、“琴书”、京韵大鼓等说唱音乐的代表作和欣赏精彩视频片段。
课目 《曲苑寻珍》之新授《前门情思大碗茶》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本课共2课时
课时目标:1.能够随着音响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2.在体验并模仿京韵大鼓的基础上,表现出远方游子归故里时的爱恋之情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听赏《前门情思大碗茶》三、作者介绍四、讨论回答五、反复练唱歌曲六、小结 听赏《前门情思大碗茶》(学生活动)思考1——音乐特点思考2——情感体现 听赏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试着学唱歌曲 曲作者姚明——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主要作品有《苏州姑娘》、《门前情思大碗茶》、《唱脸谱》、《故乡是北京》等。视唱全曲,不好掌握的地方可以先打节奏再反复练习。注意一些装饰音的地方要表现出来,这也是本歌的特色体现。词作者阎萧——长期在空军政治部歌舞团从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门前情思大碗茶》、《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和歌剧《江姐》等。让我们一起唱一下这首歌,感受一下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音乐A段“我爷爷 ……”至“就着一口大碗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情绪上有没有变化?你认为怎样表现更为恰当?2、音乐B段从“啦……”开始到结束,旋律有什么特点?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教师点评:问题1表达了归侨回到朝思慕盼的前门时,回忆起儿时和祖父辈在哀草蓬生的北京所度过的灰色年华;如今再看到英姿挺拔、红墙碧瓦的北京时,带着童心想再喝一口大碗茶的喜悦心情。音乐开始带有叙述的口吻,随着思绪起伏,有时显的十分激动,有时又回到难忘的童年。演唱者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貌,恰当的表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问题2其旋律在高音区展开,表现出游子难以抑制的激情,通过“前门大碗茶‘倾诉出华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祖祖辈辈都会对祖国一往情深的意愿。鼓励学生独唱或小合唱。 赏析思考学唱了解作者 思考并回答反复练唱这首歌 《前门情思大碗茶》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格的现代歌曲。它通过归国华侨回忆儿时在北京生活时的往事及对大碗茶的情思,表达了远方游子祖祖辈辈对祖国故乡北京的无限爱恋之情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带着问题学习,尽量把学生带到老北京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9周 本学期第8课时 主备人:刘 杰 时间:2012.10.2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