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欣赏《阳关三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下册欣赏《阳关三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5-31 20: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目 欣赏合唱《阳关三叠》 初三年级下册 第1课 总课时3
课时目标:1、通过聆听琴曲《阳关三叠》,感受体验音乐情绪、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2、体验古琴音乐的风格特征。进一步了解我国古琴知识能正确听辨古琴乐器音色。3、让学生聆听合唱曲《阳关三叠》,引导学生将这首合唱曲和古曲进行比较,探究分析同一曲调不同风格所表现的离别之情。进一步感受和体验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视频)二、赏析琴曲《阳关三叠》:三、了解古琴与古筝乐器主要特征。四、听辩音乐片段:说出乐曲的主奏乐器或曲名。(多媒体展示)五、聆听合唱曲《阳关三叠》,思考讨论。六、自主创新活动。(多媒体展示问题)小结: 听赏有着“新阳关三叠”之称的歌曲《送别》,导入中国古代声乐作品。同时揭示课题:华夏古韵风------赏析《阳关三叠》1、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朗诵《送元二使安西》。2、请学生简要介绍《阳关三叠》。3、跟琴学唱《阳关三叠》上阕。 (教师钢琴伴奏)4、听赏琴歌《阳关三叠》思考讨论。 (多媒体展示)1)、聆听《阳关三叠》,你能听出哪一个段落重复了三遍吗 2)、歌曲中上、下两阕的音乐情绪一样吗?说说你的感受。3)、此曲有何种乐器演奏?(多媒体展示图片,请学生上台根据图片讲解)1、形制上区别2、两者形成年代不同3、音域、音色表现力1、听音乐说出主奏乐器。(古筝、渔舟唱晚)2、听音乐说出乐器名称及曲名。(古琴、高山流水)3、听歌曲说出原诗作者及歌曲名称。(苏轼、水调歌头)1、听赏混声合唱曲《阳关三叠》。2、对比琴歌与合唱两个版本在音色、速度、力度、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有何不同?(意在让学生通过对比鉴赏,学生能体会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并由此关注现代的音乐作品是如何传承古代音乐文化的。)3、教师补充:(通过对比听赏让学生真正感受理解音乐作品,并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深入了解本作品的各音乐要素的处理方式以及诗词与情感表达之间必然的联系。)根据音乐旋律或诗词进行创编. 要求:充分挖掘想象力,巧妙构思,可加入流行元素,注意诗词与情感表达间必然联系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表现并要求同学们继续关注古代音乐文化并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传承下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传承古代音乐文化的责任。 思考思考分别欣赏四种乐器的代表作根据老师的讲解进入古代的“知音”的故事 通过“知音”引出“友情”
七、板书设计:
多媒体教学
八、教学反思
第3周 本学期第3课时 主备人:刘杰 时间:2013.3.6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