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目 新授《阿里郎》 初三年级下册 第1课时 总课时1
课时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基本了解朝鲜族民歌的音乐特征,2用多种方式去歌唱体现《阿里郎》不同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用不同的方式去歌唱《阿里郎》,并能体现出不同的情绪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二、新课学习三、学唱四、总结 (上课前放朝鲜族的一段歌舞)师:刚才进课堂时放的一段舞蹈,是我过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朝鲜族)师:同学们对于朝鲜族有那些了解?生:(答)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美丽的朝鲜族。简介朝鲜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最早迁入定居的一批,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朝鲜族的服饰别具一格,特别是女性的服饰十分的端庄秀美。朝鲜族有很多的民族乐器,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可能就是朝鲜族的打击乐器了,你们能说出一些朝鲜族的打击乐器吗?朝鲜族的打击乐器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舞蹈,里面出现了两样打击乐器,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课件)师:介绍腰鼓和小金。师: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样朝鲜族十分传统的打击乐器——长鼓。师:长鼓又称杖古鼓。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由长鼓的鼓点作为伴奏的舞蹈音乐,思考两个问题:1这段舞蹈音乐是几拍子的,2这段鼓点的节奏型是怎样的。(课件)四三拍子,师:长鼓是用细竹条来敲击鼓面的,而竹条的的弹性十分好,所有它的颤音十分好听。民歌《阿里郎》1、了解民歌《阿里郎》师:有谁知道刚才这段音乐的曲名呢?生:(阿里郎)师:刚在这段音乐是朝鲜族的民歌《阿里郎》,《阿里郎》是一首口传民谣。朝鲜族把民歌也称为民谣。它有五种体裁: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长歌。其中抒情谣流传最广,数量最多,题材广泛。《阿里郎》是抒情谣中的爱情歌。因为《阿里郎》是口传民谣,所以它的歌词,曲调在民间有二十多种,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歌词内容比较传统的,流传比较广的一种《阿里郎》。欣赏这段《阿里郎》的情绪是怎样的呢?生:(忧伤)师:这段歌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和她的郎君离别是的一种哀怨的,惆怅的心情。2、唱谱看图谱识谱(注意强弱弱,附点)a分析乐谱:乐谱中的最高和最低音(5——5)音域一个八度b调性(没有4、7,宫调式)c四个乐句组成,骨干音型( 5. 6 5 6 1 . 2 1 2 ) d节奏型( x . x x x x. x x x )其它节奏类型,X —— X X X X X X X X XX X XX X多用长短节奏(每小节基本第一拍用的音符时值较长,而二三拍用的音符时值短。e音程:多用二三度音程。所以旋律显的流畅,抒情,优美。f特点小结:(1)没有4、7(2)多用附点音符和长短节奏(3)多用二、三度音程,旋律流畅,优美5、感受合唱的效果(1)听一听这首混声合唱的《乌苏里船歌》有几个声部?(2)主旋律是在哪个声部上? 朝鲜族还有很多优秀的民歌和传统乐器。当然我国也是一个有着丰富优秀民歌资源的国家,所以还有更多优秀的民歌期待同学们的发现学习和传承,并让他们发出新的光芒 学生由舞蹈进入课堂 了解朝鲜族思考分析作品,学生回答学习小结 由朝鲜族引入民歌
学生了解和分析这首歌曲终描述的场景,能够感受体验到歌曲的情绪特点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的感受不一样,教师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七、板书设计:
多媒体教学
八、教学反思
第6周 本学期第6课时 主备人:刘杰 时间: 审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