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目 欣赏《东方之珠》 初一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总课时1
课时目标:1 、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2 、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 、通过实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结构,主动去参与学习,进而获得知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二、新课讲授三、鼓浪屿之波:四、小结 伴随《七子之歌》优美的旋律,学生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七子之歌》,同学们还知道 “ 七子 ” 除了澳门以外,还有哪些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词曲作者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那么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欣赏一首同类主题的歌曲 ---- 《东方之珠》。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香港有特点的景点、建筑图片。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香港美丽的景色、风光。(师生共同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景点等图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初听歌曲《东方之珠》)2 、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师归纳小结: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是我们祖国美丽的 “ 东方之珠 ” 。3 、欣赏录音《东方之珠》教师播放录音,(出示投影《东方之珠》词谱)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东方之珠,注意边欣赏边体会,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意境?(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4 、随琴演唱5 、分析歌曲的情感内涵师:通过刚才的演唱和欣赏,再加上你以前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你认为这首歌曲最好听、最感人的是哪几句?你能不能试着唱唱?(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师: “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 深切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 ---- 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 多次的强调,深刻揭示了香港同胞同为炎皇子孙,渴望归依祖国怀抱、渴望统一的爱国之情,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6、作者介绍 ---- 罗大佑师:你们对于罗大佑熟悉吗?(若熟悉由学生介绍,若不熟悉教师演唱《童年》、《明天会更好》)7 、课件演示罗大佑相关内容:创作歌曲《童年》、《明天会更好》等。8 、再次复听歌曲《东方之珠》,播放 VCD 影片,学生跟随演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过渡欣赏《鼓浪屿之波》师:我们学唱了深情的《七子之歌》,欣赏了动听的《东方之珠》,也知道澳门和香港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我们国家还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 台湾至今仍没有回归大陆,祖国人民期盼着台湾同胞的回归,台湾同胞也同样渴望着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你们听:(播放《鼓浪屿之波》)启发学生情感师: “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思乡水鼓动波浪 ” 表达了两岸同胞间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讨论回答)多少人用 “ 浓得化不开 ” 的乡愁,呼唤着亲人和故乡。而词曲作者正是用这情真意切的《鼓浪屿之波》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早日统一之情。《东方之珠》,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之情。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经苍桑,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的回归也已指日可待,但回归的历程仍然需要我们做出艰辛的努力,期望就在你们的身上,为了祖国统一,为了民族的昌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七、板书设计:
多媒体教学
八、教学反思
第3周 本学期第3课时 主备人:刘杰 时间:2012.9.14审批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