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目 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 初一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总课时1
课时目标: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二、新课讲授三拓展四、小结 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有小号演奏的曲调。(跟《国歌》的开头相似)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范)。
(2)教师指导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小声哼唱)
(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 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 引导学生随琴声和录音视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唱准节奏。
(7) 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 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1)观看歌剧《江姐》的 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
(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
(3)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聆听《走向复兴》问题,几拍子?什么样的演唱形式?1)歌曲是44拍的,强弱关系是?强 弱 次强 弱2)试唱歌曲前部分3)学习44的指挥手势4)边模唱歌曲边打指挥
七、板书设计:
多媒体教学
八、教学反思
第3周 本学期第3课时 主备人:刘杰 时间:2012.9.14审批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