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军民大生产》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上册《军民大生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5-31 20: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目 第五课《劳动的歌》 七年级上册 第五课 本课共3课时
课标与教材 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能够对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劳动歌曲产生兴趣,并喜欢在演唱、聆听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即对劳动者的尊重。《军民大生产》是根据陇东妇女们推磨时演唱的劳动歌曲《推炒面》重新填词而成。其节奏鲜明,衬词风趣、结构短小、情绪热烈,作品深受中学生欢迎。特别是中学生结合校园生活填词演唱,更能激发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杵歌》最初产生于劳动,是台湾中部日月潭附近高山族妇女在舂米劳动时所唱的劳动号子。《船工号子》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等多段连缀的创作手法,音乐采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调式及节拍的变化,形象的表现出船工们齐心合力、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劳动号子的音乐表现形式不是太了解,需要多方面挖掘教材、多侧面讲解、视频结合。视频的欣赏让我们这些生活在机械化世代的孩子们感受一下,集体劳动热火朝天的氛围,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鲜明、衬词风趣、结构短小、情绪热烈。激发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对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劳动歌曲产生兴趣,并喜欢在演唱、聆听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2. 知识与技能目标:演唱《军民大生产》和《杵歌》两手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一领众和要配合默契,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 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船工号子》等作品,体验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知道劳动号子及其基本类别,积极参与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劳动号子,学唱《军民大生产》。
难点:体验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学唱劳动号子《军民大生产》
第二课时:学唱《杵歌》
第三课时:欣赏《船工号子》
教学方法 演示法的运用,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讨论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媒体 利用多媒体展示劳动人民劳动时的情景和《军民大生产》的谱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直观。
课目 新授《军民大生产》 七年级上册 第五课 本课共3课时
课时目标:(1)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准确把握劳动号子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2)在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掌握重音记号、切分、十六分音符、变化音、衬词及作者张寒晖等音乐知识点。(3)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一领众和要配合默契,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二 讲授新课:(三)创编与拓展:四、课堂小结: 多媒体播《军民大生产》的视频片段;1、初次聆听《军民大生产》: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你认为这首歌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2、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及词作者。(1)这首歌是1945年时任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的张寒晖采用陇东妇女们推磨时演唱的劳动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并填入体现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情景的歌词改编成的歌曲。(2)歌曲原名《边区十唱》,又叫《解放区十唱》,共有十段歌词。1964年,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词精简为5段,并更名为《军民大生产》。3、复听:歌曲音乐有什么特点?节奏——鲜明、坚定有力,有动力感;演唱形式——领唱和齐唱,“一领众和”;情绪——热烈;结构——短小;衬词——风趣。4、学唱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军民大生产》。(1)学生跟钢琴唱旋律。注意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注意“>”重音记号的作用。注意第二乐句前三小节(5-7小节)中切分、十六分音符、变化音。(2)老师弹琴范唱,学生跟唱。注意衬词节奏的准确性。在演唱歌曲时,为了能充分表现劳动的节奏及热烈的情绪,可让学生在带有“>”重音记号的拍子上,攥紧拳头用力向下挥动来配合演唱。这样,气息也会随之吸得很深、很饱满,能够带动演唱的声音既有力度又有弹性,也能减少或避免大声演唱对嗓音造成的损伤。5、让学生尝试多种演唱形式参与表演:师领生和、个人领集体和、女领男和、男领女和等。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歌唱热情和表演欲望。1、让学生根据《军民大生产》曲调结合校园劳动、生活编创歌词,表演新歌曲。(1)展示老师创编的歌词(2)学生编创歌词(3)学生展示并肢体表演(4)评价总结2、拓展欣赏:对比欣赏《茉莉花》(小调) 《脚夫调》(山歌)《军民大生产》(劳动号子)三首乐曲有什么样特点? 适合演唱的场所是哪里?3、民歌的体裁:小调、山歌、劳动号子音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跟随教师的思路直接进入新课学生明白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讨论乐曲中劳动号子风格分析乐曲理解作品表达的风格和内在含义的掌握。巩固学习 复听作品加深印象 由欧洲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引入新课学生理解作品了解劳动号子发展的背景,为了深刻了解作品内涵。分析难唱部分,助于学生更好的学唱本节内容 分析乐曲并感受风格及体验音乐情绪、知道乐曲中表现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15周 本学期第13课时 主备人:刘 杰 时间:2012.12.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