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名称;
2、说明水绵细胞的主要特征;
3、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比较水绵与其他植物细胞的异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身边的水资源,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加强自我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水绵的结构特点,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对学生观察能力、收集资料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走进植物王国 视频播放,感受大千世界的植物,为引入藻类植物做铺垫。 观看视频,领会“科技改变世界,智慧创造神奇”中植物王国的奇妙。
一、水中的藻类植物 引导学生阅读藻类植物的百科词条。(下发链接,引导学生在平板中浏览,并提取重要信息) 归纳:海洋藻类和淡水藻类 图片:海洋藻类 1.认识海带 视频:海带的生长 思考下列问题: ①海带是什么颜色的?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②海带可以分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③海带是否有真正的根、茎、叶?为什么? 图片:海带的孢子体 认识海带的生殖方式 藻类是一类比较原始、古老的低等生物。藻类的构造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的叶状体。 结合实物,观看视频,得出结论: ①褐色,含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②叶状体、柄、根状物三部分。 ③无根、茎、叶的分化。 是一种很低等的生物 知道海带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二、观察水绵 图片:江水 从“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思考江水颜色呈现的原因。 认识水绵 视频:水绵的采集 观察水绵,思考下列问题: 水绵呈什么颜色?用手摸有什么感觉? 水绵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 水绵细胞中有哪些结构?有没有叶绿体?什么形状,怎样排列?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 制作观察水绵临时装片; 交流观察结果。 比较与归纳: 从生活环境、结构特点、繁殖方式进行比较。 初步认识淡水中的藻类植物。 观察杯中的水绵 从视觉,触觉上观察水绵。 (绿色 滑腻) 带着这些问题,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动手实验,制作水绵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完成实验报告。 讨论比较后完成表格。
三.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引导学生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 ①生活环境: ②形态结构: ③繁殖方式: 学生思考总结: ①大多生活在水中 ②结构简单,没有根、 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有叶绿素等色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用孢子进行繁殖。
四.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学生对海苔的了解,引导思考可以食用的还有哪些藻类? 藻类还有哪些其他用途? 展示藻类植物经济意义的投影片 藻类植物为人类创造了重大价值,但环境污染使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并给人类带来重大危害。 图片:大量藻类中的水 认识:赤潮、水华 视频:赤潮的危害 以我们身边存在的事实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进一步领悟到关心和爱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③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了解赤潮和水华的发生原因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