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的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地面上形形色色的植物特点,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识别一些典型的植物。
(2)认识校园中的植物,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并描述各种植物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并掌握观察方法。
了解植物所具有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地面上的各类植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和讨论,形成主要植物类群特征的重要概念。
2.地面上各类植物的特征及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观察形形色色的植物”的活动中,选用了六种形态各异的植物,通过介绍这些典型植物所生活的环境,以及它们具有的一些形态特征,使学生初步建立植物多样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地面上的植物。
四、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开门见山)】之前我们学习了一些水中的生物,包括水中的动物和水中的藻类植物,那么随着植物进化过程的发展,其实有一些植物逐渐离开了水里,到了地面上来生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些生活在地面上的植物。
【一、观察形形色色的植物】之前已经让每个小组回去搜集过课本58页上的六种植物,接下来就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六种奇特的植物。同学们在组长介绍的时候可要认真得听好了,因为当组长介绍完以后,每个组长可能会提1至2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踊跃回答!
第一组:组长介绍猴面包树。问题:猴面包树名称的由来?
第二组:组长介绍捕蝇草。问题1:捕蝇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吗?问题2:如果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那它为什么又要捕虫呢?
第三组:组长介绍地钱。问题1:地钱名称的由来?问题2:地钱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第四组:组长介绍大王花。问题:大王花会不会吃人呢?
第五组:组长介绍雪松。问题:生活在中国的雪松是哪一个品种?
第六组:组长介绍鹿角蕨。问题1:鹿角蕨名称的由来?问题2:鹿角蕨是寄生植物吗?
【从校园外过渡到校园内】
师:刚刚六位组长介绍的植物之中,其实有一种就生活在我们的校园内,同学们知道是哪一种吗?
生:雪松。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其实,除了雪松,我们校园里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美丽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示海棠树、山茶花、迎春花、红花继木等校园植物的照片)
师:既然校园植物这么美丽,那我们如何去观察呢?我们观察前又要做哪些准备呢?请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组内讨论。
生:观察时间和地点、观察工具等。
【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观察前的准备:
观察时间和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体育课或活动课。
观察地点:教学楼中央小公园、操场旁的小公园、校园院墙前、操场四周。(推荐划线两处)
观察工具:笔、纸、放大镜、皮尺、相机或手机。
观察方法:
①.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 (重点)
②.有重点地有序观察。
③.边观察边思考。
④.做好观察记录。
其中方法①为重点内容:每组发放香樟、枇杷、酢浆草的叶片各两片及放大镜一个,让学生用眼看、手摸、鼻闻等方法去仔细观察植物并掌握观察方法。
观察记录:
(5)注意事项:
①. 如出现不认识的植物,要虚心向参加活动的老师请教,也可以先记录特征和生长环境,采集少量标本。调查完毕后,在老师指导下认识或查阅资料再完成记录。
②. 留意在树阴下、墙角边等阴暗、潮湿处的植物。
③. 要注意安全,并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哦!
实地观察:
(1)实地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①.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校园的一个地点进行观察。
②. 每组选择2-3种植物进行重点观察,对其形态(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和所生活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描述和记录。
③. 时间:15-20分钟。
(2)实地观察的视频欣赏
①. 我们班级生物小组的同学之前利用活动课的时间跟着老师去校园里进行了植物观察活动,其中,拍摄员拍了许多照片和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看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观察方法?以及生物小组同学观察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较好,哪里还有不足之处?下面请欣赏视频。
②. 生:观察方法:眼看、手摸、鼻闻、尺测等。
好的地方:爱护植物,如捡拾地上的枇杷叶进行测量、捡拾落下的果实进行观察等。
不足之处:暂无。(实际上个别小组成员对苔藓植物认识不够,不过在之后的学习中教师会对苔藓植物进行详细讲解)
交流与展示:
以多种形式呈现活动成果:照片、标本、表格、数据等。
如:展示调查记录表
讨论1:
师:校园内的植物那么多,生物小组只观察了其中几种植物。如果让你们小组观察校园植物,你们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观察?
生:组内讨论。
生:可以按照植物的高低进行观察。
师:如果植物很高,有明显的主干,我们一般称之为?
生:乔木。
师:如果植物比较低矮,没有明显的主干,我们一般称之为?
生:灌木。
师:比灌木更低矮的一些植物,我们一般称之为?
生:草本植物。
师:很好,我们可以按照乔木、灌木、草本的顺序去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以下内容为照片展示:
乔木:你们知道吗?乔木里也分大小哦!如:小乔木——鸡爪槭;大乔木——鹅掌楸。
灌木:红叶石楠;海桐。
草本:酢浆草(三叶草);马蹄金。
师:那么除了植物高低,我们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观察植物呢?
生:按照植物的六大器官去观察,如叶、花、果实等。
师:以下内容为照片展示:
花:山茶花、海棠花、红花继木
果实:枇杷(因为在春季,所以结果实的植物较少)
叶:分别介绍不同颜色的叶和不同形状的叶。
讨论2:
(1)在你观察的植物中,是不是所有植物都开花?有哪些植物正在开花?有结果实或种子的吗?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生:①.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开花。
②.正在开花的植物有山茶、迎春花、樱花、红花继木等。
③.有,枇杷正在结果实。
④.这些植物大多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结构。
(2)在树荫、墙角下的植物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植物植株一般比较矮小。
师补充:对,而且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其中不开花的植物,叶片薄而小,根或假根很不发达;开花植物,根较发达,叶片也比较宽大。
【一起来归纳】
地面上的植物形态不一,特征也不相同,但它们都有适应地面生活的特征:利用根或假根吸收水分、无机盐,主要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营养和栖息地,为形成地球上生态系统多样性作出贡献。
【课后思考】
请问我们课上观察的叶片之后你们会如何处理?生:放回土里,作为肥料。(环保理念)
同学们都知道樱花树、枇杷树、雪松之间各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但老师想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它们之间有没有共同点?如果有,共同点有哪些呢?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