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4 23:3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埃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埃及沙漠分布,气候干燥的特点。
3、了解埃及的古代文明和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有关埃及古代文化和历只遗迹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能力,学会沟通与合作。
2、运用多媒体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参政议政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①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②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③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绵)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
2、难点: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想}
1、情形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与课本相吻合的教学氛围。
2、读图教学法:贯穿读图、析图,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等特点。
3、分析讨论法: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去领悟,分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集体智慧,解决疑难问题。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
引导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如在讲授历史遗迹时,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一方面可使学生了解埃及自然环境和风光,增加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懂得应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发展经济。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造陵墓。这些方锥形的巨大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米。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那么,“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课件展示}埃及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找出埃及所在大洲的位置。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埃及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简要总结: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穿其南部,濒临地中海与红海。
{承转}从地理位置上,我们可以看到埃及东部沙漠,西部沙漠,不言而喻,它是一个沙漠王国。
2、{课件展示}埃及地形图、气候图
学生读图说出埃及地形面貌,气候类型。
简要总结:埃及全境90%以上是沙漠,被称为沙漠之国。气候以热带沙漠为主。
{承转}由于埃及境内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因此淡水对埃及有相当大的作用,埃及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与流经的尼罗河密切相关,有人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文明”,所以讲埃及,就要从尼罗河说起。
3、{课件展示}尼罗河风光图,尼罗河流域图
①尼罗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洋?
②尼罗河上、下游地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尼罗河进入埃及后,没有任何支流汇入?
讲解:尼罗河全长6671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他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尼罗河在广阔的沙漠地带浩浩荡荡穿行1500千米,形成了绿色走廊。
{承转}埃及劳动人民凭借智慧和汗水,不仅充分利用了尼罗河,而且还在近代开凿了闻名于世的苏伊士运河。
4、课件展示{苏伊士运河}
提问:①苏伊士运河位于哪里?它沟通了哪两个海。
②印度洋与北大西洋的连通有几条航线?
③两条航线相比较,走苏伊士运河可缩短多少航程?
{简要总结}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世界著名运河,也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它是连通北大西洋与印度洋最短海上航线。马克思高度评价这一总壮举,被称为“东方伟大的航道”。
5、文明古国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多媒体资料)
活动1、请“古代文化”组的同学带我们回到古代埃及。
活动2、请“文物古迹”组的同学带我们到埃及寻幽访古。
活动3、找出古迹的分布特点?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小结}课件展示{文物古迹}
埃及古代文明离不开尼罗河水的滋润,把尼罗河称为“母亲河”实不为过。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埃及人,它也是现代埃及经济发展的浇灌者。
6、现代经济{读课本79页 8-18图}
埃及是怎样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1、开采石油,使石油产值与整个农业产值相当。
2、收回并疏浚苏伊士运河,提高运河通过费的收入。
3、劳动力输出,获取外汇。
4、利用文化和风光资源,开展旅游业。
5、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
7、课外延伸:
1、每年6月17日或18日尼罗河水泛滥之际,埃及人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即“尼罗河泛滥节”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2、在法老村(埃及著名的仿古旅游胜地),有一条部成文的规定:中国人去参观,门票减价优惠。你如何看待这一规定。
{课后小结}见课件
{板书分析}
开 罗
(
苏伊士运河 尼罗河
)亚 非
印度洋 大西洋
阿拉伯人 伊斯兰教
河口 三角洲 绿色长廊 “母亲河”
运河业 旅游业 石油加工业 侨汇业
{作业设计}
搜集有关埃及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的文章或图片,在班级里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指在通过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整堂课注重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识图析图,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活动展示,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知识的应作价值。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