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上册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5-31 20: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目 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七年级上册 第3课时 总课时3
课时目标: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二)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三学唱民歌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四、 小结 提问,你去过草原吗?你心中的草原是怎样的?想感受古诗中“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风情吗?  1、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2、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美、创造美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5.让学生简介课前搜集的蒙古民族风俗(课件展示图片或录像),然后教师补充。如果你来到蒙古,蒙族同胞会先跟你亲切地说“塔、赛白奴”,“您好”。请同学和我一齐说一遍。然后给你端来可口的奶茶,请你吃烤全羊,让你一饱口福。再带你去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还会带你去祭拜他们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陵。 1.教师或磁带范唱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提问: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与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表演上有何不同?(在学生对蒙古草原有了初步印象后,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清新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总结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宽广、舒展。4.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用M唱)在学唱歌曲时,尽管淡化识谱学习,以降低学习对乐谱的畏惧感,这样学生就摆脱了牵的绳索,教师在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的空间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去评述本歌的情绪、线条,并让学生体会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5、教学生一边唱歌,一边加上简单的舞蹈动作,体会歌曲的意境。6、以多种形式练习歌曲。(可分男女声部,可配合肢体动作)(五)蒙古族乐器马头琴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马头琴。马头琴是拉弦乐器,音色柔和浑厚,独具特色。演奏技术丰富,既可以为民歌、说唱音乐伴奏,也可以独奏。欣赏马头琴独奏:《我从草原来》 提问:作品的情绪?节奏?旋律?回答:情绪热情,节奏紧凑,旋律动感、流畅(六)知识拓展师、生: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勇敢、豪爽、粗犷热爱艺术的蒙古族人民,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师: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地方有草原?那里风土人情、民族性格、文化艺术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请同学们在课余的学习中认真去捕捉、去思考。今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中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了一圈,乘着歌声的翅膀、踏着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更增加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由学生对小提琴的了解导入到小提琴独奏欣赏把学生带到伦敦德里的世界带着问题再次欣赏分析乐曲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感悟音乐,以音响的美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听小提琴音色的特点。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响的乐趣,从音响中能有所闻。由学生自主考虑问题教会学生自主分析乐曲同学们通过聆听音乐深入理解音乐,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深入理解、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聆听音乐的纯音乐阶段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 11 周 本学期第 10课时 主备人:刘 杰 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