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 《长江之歌》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下册 《长江之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5-31 20: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目 第二课《话说长江》 七年级下册 第二课 本课共2课时
课标与教材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发展和提高艺术想象和创造力;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题曲,由英国管奏出忧伤情绪的印子,小提琴分三次奏出了音乐的主题。每一次的音乐中都充满着犹太民族那种饱含苦难的、难以言喻的激情。《眺望你的路途》是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歌。2004年本片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冰横扫年度全球各类电影奖项的11项大奖。《伴随着你》选自日本电影《天空之城》。《穿越竹林》是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一段场景音乐。
学情分析 1.学生对电影很熟悉,但是对电影音乐还是知之甚少;2.学生观看电影片段投入情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在认识旋律的四中进行形态的基础上,通过音响加以感知。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唱《长江之歌》,巩固练习歌唱的呼吸方法,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背唱歌曲。欣赏《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辛德勒的名单》,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加深对音乐与其他姊妹音乐艺术的认识。乐于参加演唱和欣赏活动,并对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长江之歌》
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电影、电影音乐的喜爱,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学唱《长江之歌》
第二课时:欣赏《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辛德勒的名单》
第三课时:欣赏《穿越丛林》
教学方法 演示法的运用,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讨论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媒体 多媒体图片视频资料展示
课目 新授《长江之歌》 初一年级下册 第1课时 总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作练习2.学习歌曲《长江之歌》3、总结 (1)聆听《长江之歌》的旋律教师教师弹奏《长江之歌》的旋律,问:这段旋律的节奏、旋律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答。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从情绪上你的感受是什么?(2)为旋律创作歌词教师:下面我们以“祖国母亲”或者老师为题,为这段旋律填词。你可以按照原来的节奏填词,也可以自己设计。分成4个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我们听一听各组同学的歌词,一起来唱一唱学生的创作。学生创作。(1)练习演唱歌曲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以“长江”为主题的歌曲,大家一起唱一唱(教师出示歌篇,师生一起练习演唱)(2)介绍歌曲教师:这段歌词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从雪山走来,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波澜壮阔景象,这段音乐史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教师:《话说长江》摄制组从众多的词作品中选中了胡宏伟的此。它非常形象地写出了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歌曲从情绪上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它分为几个部分?(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片段)教师:请说说歌曲从情绪上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学生答。(3)分析歌曲结构教师:这首歌分为几部分?学生答。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部和尾声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如果我们把第一部分称为A段,歌曲中有没有和它基本相同的地方?学生答。教师;我们把它叫做再现段,中间的叫B段。这首歌的曲式结构是带在线的三部曲式。请同学注意:A段与再现段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教师唱A段和再现段的结尾。请同学们把再现段在唱一下。(师生共同演唱歌曲片段)教师:下面我们一起学唱B段,请同学思考:B段的旋律从节奏上、旋律上和A段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演唱、比较)学生答教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答。教师:下面请同学再把B段歌词唱一下,请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学生: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师生共同演唱)教师:如果B段用甜美的声音演唱、A段、再现段用什么样的声音?学生:A段用徐缓平稳的声音来赞颂长江的宏伟壮丽,再现段应该是包含激情,表现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教师:下面我们完整地演唱一遍,并注意歌曲的弱拍进入。(教师弹奏伴奏,学生演唱全曲)(4)歌曲结尾教师:除了你们刚才唱的一种结尾,还可以有一种结尾,你们喜欢哪一种?(教师演唱两种歌曲结尾)学生:我们喜欢第一种,结束在“mi”音上,可以使人感觉回味无穷。学生:我觉得第二种,音乐能使我们感受到长江汹涌澎、奔腾如海的那种宏伟气势,而且预示在改革的大潮中,中华民族儿女必将崛起成为东方巨人,成为世界的巨人。教师:可以说两种尾声都不错,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教师:长江养育世世代代炎黄子孙,我们由衷地赞美着她。请大家思考:这三段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情绪和声音演唱?学生:第一段饱含深情,用饱满的情绪演唱,第二段声音要甜美一些,第三段应该更加激情地演唱。 回答:……思考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聆听…… 思考回答… 聆听、感受、思考…… 讨论回答…自由创造充分发挥学生一起总结 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情感。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河流。 要求会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有望于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查询资料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分析乐曲并感受风格及体验音乐情绪、知道乐曲中表现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总结本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王世光曲胡宏伟词
八、教学反思
第4周 本学期第4课时 主备人:刘 杰 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