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鳟鱼交响曲》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下册《鳟鱼交响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5-31 21: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目 欣赏《鳟鱼》 初一年级下册 第1课时 总课时1
教学目标:1、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聆听活动,熟悉《钢琴五重奏——鳟鱼》的主题旋律,感受和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2、初步了解钢琴五重奏、变奏曲式等相关的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相关的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二、进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三、音乐欣赏:四、小结: 故事导入—— 唱《鳟鱼》主题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钢琴五重奏——鳟鱼》,它就是一首典型的变奏曲式。1、作者简介:《钢琴五重奏——鳟鱼》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他是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很早便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特殊才能。由于生活贫困,在他的作品里常常流露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但他又从不愿意依附于权贵,所以始终没能改变的他艰难处境,年仅31岁就在贫困中离开了人世。在他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遍了不同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9部交响乐、19首弦乐四重奏和22首钢琴奏鸣曲等。他创作的歌曲不仅数量多,而且极具艺术性,许多歌曲都成为广泛流传的民歌,因而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课 件)2、创作背景:《钢琴五重奏——鳟鱼》是舒伯特在1817年根据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艺术歌曲。后应朋友之邀创作了《A大调钢琴五重奏》共五个乐章,《钢琴五重奏——鳟鱼》是第四乐章。(课 件)3、引入情境:设问一:大家都知道鱼儿生活在水里,你设想一下他们在水里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我们人类会嬉戏玩耍,累了会去休息,那你想在水中的鱼儿会吗?——会。设问二:你们钓过或捕过鱼吗?钓到的心情怎么样?最后鱼怎么处理了?设问三:鱼太不幸了,假如你是一条鱼,你愿不愿意遭到这种不幸呀?——所以每一条都是向往着平静祥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的。4、寓 意:舒伯特用音乐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叙述和同情,揭示了单纯善良的人们往往被虚诈邪恶所害的深刻寓意。1、聆听音乐思考:音乐中有哪些乐器?如果你是一只小鳟鱼,在音乐中你会感受到什么?主 题:音乐轻快活泼,小提琴主奏。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变奏一:主题移高八度;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六连音的琶音伴奏。 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景。变奏二:由大提琴和中提琴奏出,钢琴象回声一样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时而级进,时而用琶音上下流动。 描写了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另一番情景。 变奏三:主题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钢琴以三十二分音符作急速变奏。 小提琴和中提琴以痉挛似的节奏使音乐变得激动,给人一种不祥之感。变奏四:力度、速度有较大变化,一开始就用很强的力度由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使人感到小鳟鱼遭到不幸。变奏五: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在大小调之间游动。表现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结束段:音乐回到主题段,恢复到开始的那种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中,预示着苦难终将过去,欢乐必将到来。板 书(略)2、《钢琴五重奏——鳟鱼》是用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五种乐器分成五个声部进行的合奏。3、知 识 拓 展:(通过板书认识变奏曲式)(一)变 奏 曲 式:音乐王子非常高兴,于是来到语文王子的家中道谢,却意外的发现他们在玩扩词游戏:(举例)妈妈——好妈妈——我的好妈妈。生:春——春天——美丽的春天 ……师:说到底就是以“春”为主,描绘的是“春”。聪明的音乐王子灵机一动,我可以把扩词游戏带到音乐中呀,于是便有了音乐中的变奏曲式。变奏曲式的结构:A+A1+A2+A3+A4+A5+……. 可音乐没有语文中那么多美妙的词语修饰,聪明的音乐王子想到变换音乐要素来丰富主题A变奏曲式变奏的要素: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 (二)创作实践为《小星星》片段创作变奏(教师弹完范本,让学生根据要素创作,教师加以引导并演奏)4、聆听全曲(要求学生到了每个变奏的地方给我示意。)舒伯特用音乐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及对迫害者的憎恶。他的音乐极富艺术性,有很多都被人们广为流传,希望大家课下也去搜集一些他的作品,以便更好的去了解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欣赏 回答…… 回答…… 聆听…… 创造 表演
有望于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查询资料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总结本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
多媒体教学
八、教学反思:
第12周 本学期第12课时 主备人:刘杰 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