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16: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演讲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丁肇中。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设计说明:了解作者及演讲背景
明确学习问题
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这篇演讲词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我们将通过以下问题逐步推进:
一、作者主要针对什么问题展开论述?
二、文中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三、传统的中国教育存在哪些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四、从现代科学发展角度看,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五、作者的观点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吗?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和致知出自的这段话。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演讲词,听听作者对格物致知的看法。
设计说明:明确学习本篇演讲词的核心问题与下位问题,从“格物致知”引入新课的学习
梳理行文思路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一段,这一段是演讲词的开场白。老师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思考:第一段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预设:第一段,作者先对自己获得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表示感谢,并交代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为了缅怀他的父亲。作者受父亲的影响,接受了一部分中国传统教育,由这个内容引出作者演讲所针对的问题: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阅读第11段,思考:作者眼中的中国学生是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呢?
预设: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概括第1段和第11段可知,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实践,作者是针对中国学生这种学习现象而展开论述的。
我们再读第11段,中国学生出现这种学习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和这个文化背景有关。因此我们细读这篇演讲词的第2段至第5段,回溯传统的中国教育,分析一下这个文化背景。
追问:第2段中“这两个词语“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格物”和“致知”。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呢?(文中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明确: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在作者看来,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概而言之,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格物致知与现代学术发展的基础有相似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这一内容在后文中我们还会提到。
可是受传统的中国教育影响的中国学生为什么会重理论而轻实验呢?这是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存在一些现象。再次阅读文章的第2到5段回答问题:传统的中国教育存在哪些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从第三段关联词“但是……因为……”可知,第一种现象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阅读第四、五两段,第四段列举王阳明的事例,他把探查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使得他格竹子以失败告终。
追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呢?(第五段作者揭示的原因,我们根据因为一词可以找到答案。)
明确: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王阳明会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换句话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存在的第二种现象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里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小结3-5段:现在我们用“之所以……是因为……”这组关联词语概括一下传统的中国教育存在的两种现象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之所以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之所以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小结2-5段:传统的中国教育存在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现象。因此,受这个文化背景影响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实践。
作者在第五段结尾明确表明,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那么从现代科学发展角度看,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我们阅读第六到七段寻找答案,老师来朗读一遍。
明确:在这里作者的观点是“要重视实验精神”“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第六段作者说“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联系第2段可知,格物致知与现代学术的基础有相似处,即需要实地的探查,需要实验。所以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
明确: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在第八到十段聚焦了“实验”一词来论述。那么聚焦实验作者谈了哪些内容?我们阅读第八到十段,请同学们边读边圈画相关的语言。
明确:通过关注“需要”“要”“就要”等词语,可知:
实验的过程需要:
积极的探测
细致具体的计划和适当的目标
眼光、勇气、毅力
从“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句子可以推断,第十段是对第八到九段内容的小结。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轻视动手实践,用这样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学是不够的,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学好自然科学。
第十二段作者列举自己的事例有什么作用呢?老师来朗读一下第十二段。
预设:第十二段作者现身说法,列举自己的事例,讲述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的经历,因受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影响。起初他只遵照老师的指导,埋头苦读书,应付一切,却毫无帮助。后来他意识到学习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多做研究。在这里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证,告诫中国学生要改变偏理论轻实验的学习方法,必须重视实验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另外,作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用自己的事例现身说法,真实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自己的亲身经历,被听众能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使听众更好的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精神难道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吗?作为一名科学家,作者深知格物致知精神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三段的部分内容。
第十三段作者从学术研究推而广之,扩大到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作者由点到面的论说了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都需要格物致知精神及实验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探查世界,发现事物的真相。作者还告诫人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追问:那么其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
小结:讲到这里,作者已经被演讲词第一段中“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设计说明: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关注提示性词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提炼出作者的核心观点,梳理演讲词的行文思路。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按照行文顺序梳理了演讲词的思路,明确了作者的核心观点:我们回顾一下这篇演讲词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联系练习部分第4题)
作者针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首先,作者明确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格物致知的含义。
然后针对中国学生大多偏理论轻实验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两种现象,即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接着作者站在当今科学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论述了实验的相关内容,并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述核心观点。
最后由点到面,作者指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研究学术领域,而且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作者告诫我们,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使格物致知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就是这样层层推进,围绕核心观点展开论述的。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朴素问题的针对性强。作者用科学家的眼光剖析问题,步步深入的解答问题,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在今后的写作中,这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
设计说明:梳理学习经历的过程也即梳理本篇演讲词的行文思路。
布置作业
练习部分第14课 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