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16:2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诗歌中重点的字、词、句。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感情,感受人物魅力。
3.把握人物形象,感悟木兰精神,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2.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教学难点: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上的这首诗“朝辞暮宿黄河北,跃马弯弓黑水南。代父从军十余载,谁说女子不如男。”这首诗写的是谁?(生:花木兰)对,花木兰是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传颂,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木兰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古诗。
二、展示预习成果(课件展示)
师:学习古诗文,夯实文言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四组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接下来请你们来展示预习成果。
1.我会填: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师:这位同学对文学常识掌握的很好,请看下一组
2.我会读:
机杼 ( zhù ) 金柝(tuò ) 可汗(kè hán )
燕山(yān ) 胡骑( jì ) 著( zhuó )我旧时裳
师:学习古诗文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以及生僻字的读音。
3.我会译:
木兰当户织:门
愿为市鞍马:买
万里赴戎机:战事
策勋十二转:记功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双兔傍地走:跑
师:学习文言实词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义不同、词类活用以及通假等语言现象。
4.翻译句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生: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师:这句话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是指在有意义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三、诵读诗歌
师: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古诗文的重要法宝。现在,请大家诵读《木兰诗》。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指名读诗歌,进一步熟悉诗歌内容。(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老师给予恰当而带有鼓励性的评价)
四、体会情感
师:《木兰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带着感情品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1.教师示范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从这一段中读出了木兰忧愁的情感。(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注意重音)
2.学生选取一句或一段,读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读,学生评,教师指导朗读。
(提示:注意语调、语速、重音、停顿;抓重点词、句,联系词义入情;转换角色,可以加进表情和动作。)(出示幻灯片)

五、概括内容,评说人物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诗歌主要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2.千百年来,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明确塑造人物的方法。)
明确:勤劳孝顺,坚毅勇敢,既热爱家人又报效国家;
英勇善战,战功赫赫,既竭尽忠心又淡泊名利。
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
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修辞方法。
教师小结并板书。
师:木兰用柔弱的身躯负起剑戟刀枪。为了家人,一声叹息,她选择了战场;为了国家,关山重重,她奔赴远方。她既有英雄气概,更具儿女情怀,她就是一位真正的巾帼英雄。让我们一起来为木兰点赞。
3.学生齐读诗歌,感受人物的魅力
sdfd
六、感悟木兰精神
1.时至今日,木兰已经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女性,你还知道哪些呢?
(学生畅所欲言)
2.话说人物---余旭:金孔雀“余旭”,为了她心爱的航天航空事业,年仅三十岁,就献出宝贵的生命。“生命有涯,思念无边”,余旭牺牲的消息刺痛着亿万国人的心,大家用各种形式来哀悼这位女英雄。一个名为“情系无线连”的微信群,在群主“一剪梅”倡议引领下,群里战友纷纷创作诗词来表达对余旭的敬仰和哀思。其中一名网友“渊涛”写到“长空利剑一枝花,羽化彩虹泣万家。不让须眉展奇才,今有木兰世人夸!”(课件展示学生齐读)
七、课堂总结
“岁月悠悠越千年, 木兰精神代代传。今日重温《木兰诗》,修身立德效英贤。”同学们,人不可以穿越,但高尚的精神品质可以穿越时空,让这些国学经典永驻我们心中,伴我们一路前行。
八、布置作业
1.背诵《木兰诗》
2.积累运用成语:磨刀霍霍 扑朔迷离
3.搜集我国优秀女性的事迹,整理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