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16: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略读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聚焦议论,感受叶圣陶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可贵品质以及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体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妙处。
教学重点:
学习略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细读重点句段,感受叶圣陶先生可贵品质以及作者对他的追思景仰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以小见大和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妙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略读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初步体会叙议结合的妙处,初步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文化学者张中行的一篇写人叙事回忆性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明确目标,了解方法
本单元我们重点学习略读。略读,就是带着目的有选择性地阅读,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略读方法:
确定阅读重点,可根据题目或自己需要获得的信息确定。
可关注开头、结尾、以及段首语句,这些地方常常提供主要信息。
要默读或扫读,跟阅读重点无关的地方,就快速阅读。
通过题目生成略读重点
核心问题: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哪些事?这些材料从哪几方面表现人物?材料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表现了他的哪些品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概括内容,理清思路
请同学们快速略读课文3-8段, 找出关键句,概括与叶圣陶先生相关的8件事。
【提示】可关注开头、结尾、以及段首语句,这些地方常常提供主要信息。
【预设】
叶圣陶先生为吕叔湘先生描文章标点;
叶圣陶先生请“我”帮他修润文字;
叶圣陶先生坚持送客到大门外;
叶圣陶先生晚年不能起床时,对访客举手打拱说谢谢;
叶圣陶先生为错过接待“我”而悔恨,立刻回信给“我”探访不遇;
叶圣陶先生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
叶圣陶先生强调“简洁”的文风。
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人物特点:宽厚待人、严于律己
2. 这些材料从哪几方面表现人物?材料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再次略读课文,勾画出作者评价性语句,并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说说材料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方法点拨】多件事表现人物的文章,一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仅回忆了与叶圣陶先生有关的事件,还对叶圣陶先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们一起关注文中开头、结尾、以及段首尾语句,借助这些句子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明确】
小结:这些评价性语句(议论句)穿插在所记叙的事情之前或之后,或中间,旨在揭示人物高尚的德行、节操和风范。有画龙点睛之效。
你感受到作者对叶老怎样的情感呢?
赞誉、怀念
四、小结
略读方法:
透过题目确定阅读重点。
关注事件和角度。
关注开头、结尾、以及段首语句。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精神品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作业设计
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完成《练习部分》1-5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味语言,感受叶圣陶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
聚焦议论,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感受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妙处。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叶圣陶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聚焦议论,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妙处。
教学过程:
回顾复习
文章写了哪些事回忆叶圣陶先生?这些事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人物?通过略读我们初步感知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填空:作者首先从 这一角度,记叙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五件事:
这三件事又分别从 、 两方面展开。接着,作者从 这一角度,记叙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三件事: ,这三件事又分别从 和
两方面展开。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初步感知了叶圣陶先生 、 的精神品质,初步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先生 的情感。
品读分析,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1. 通过把握文中的关键句,即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性语句,我们初步感知了陶行知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精神品质。除了这些评价性语句,在与之相对应的事件中,有哪些句子也简洁明了地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这些品质?
【方法点拨】细读课文3-5段,边读边圈画一些最能体现叶圣陶先生品质的字词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叶圣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回答范式】我认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 的人。
预设: (1)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改,这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吕叔湘的尊重关爱和待人之宽厚。
(2)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相处;但是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对比表现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3)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语言描写,“千万不要谨慎”是叶老怕作为后辈的“我”有心理负担,提醒“我”不要怕改得不妥,尽管按照自己的意见来改,并且点明最坏结果,大不了他自己再改回来就是了,从而消除了“我”在修改中的心理顾虑。本该修润文字谨慎的叶老却强调“千万不要谨慎”,这些矛盾的背后恰恰展现了叶老的谦和诚恳、平易近人。
(4)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一定”“才”等词体现出叶老待人诚恳宽厚。
总结: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中,从语言、动作这些细节描写中,我们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谦和诚恳的品质,可见他的宽以待人的品质。人物形象因这些小事,细节而丰满起来,这边是以小见大的妙处。
【方法迁移】细读课文6-8段,边读边圈画一些最能体现叶圣陶先生品质的字词句,体会他律己严的精神品质。
三、精读熟思,体会作者情感
1. 通过把握评论性语句略读文章,我们初步感知了叶圣陶先生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之情,通过细读事件,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叶圣陶先生的赞美之情。文章还有哪一段也能直接读出这份情感呢?请你试着读出这份情感。
预设:第2段
2. 这一段写了什么?和3-8段有什么关联?
明确:关注叙议结合部分,梳理出三层:作者对叶圣陶的最初印象、引用《左转》《论语》的话、作者对叶圣陶的总评价,都指向一个中心——德。结构上总领了3-8段,内容从品德和学问两方面概括了叶圣陶先生的品德, 因此情感也是与3-8段是一以贯之的。
3. 作者除了要表达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赞美之情,还有什么样的情感呢?关注文章的首尾段。
追问:文章开篇写道“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预设:对叶老去世的悲哀,对失去这样一位教育大家而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追问:文章结尾写道“叶圣陶先生,人,往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断句?
预设: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不舍、悼念之情。
追问:“深重的苦心”指什么?为什么要常常想这些?
预设:当下有人写文宣言朦胧、顺应朦胧、拖沓无理,而先生却以身作者,鞠躬尽瘁地践行自己的主张,并期望能影响更多人。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仅认可先生的主张,理解他的苦心,还愿意主动追随、践行,并希望其他人亦能如此。也许这是对先生最好的怀念。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我们从文中所写的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习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的可贵的精神风貌。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先生赞美景仰、深切怀念之情。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五、布置作业
尝试以“____________二三事”为题写写你身边的人,要求:突出人物特点。
完成《练习部分》剩余题目。
附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人叙事散文)
事件 关联 人物 情感
待人宽厚
严格律己
以小见大、夹叙夹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