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传世名作(课件)浙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外国的传世名作(课件)浙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6-25 09:1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外国的传世名作
毕加索
毕加索(1881—1973)是现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家之一,1881年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他自幼热爱美术,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他一生的美术创作极其丰富,早期以写实为主,后来逐渐转向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探索,对现代西方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格尔尼卡》西班牙 毕加索 349.3×776.6厘米
问题:
为什么这幅画叫“格尔尼卡?”
创作背景:
1937年4月26日下午, 在西班牙内战的
高潮时期德国纳粹空军帮助西班牙反政府武装轰炸了西班牙北部的格尔尼卡城。这次空袭是第一次对平民的恐怖轰炸。它使得数千名无辜百姓失去生命。德军的行为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谴责。面对自己死难的同胞们,毕加索毅然拿起手中的画笔,创作出了《格尔尼卡》这件作品以此作为声讨法西斯暴行的檄文。
思考讨论:
1. 画中都画了些什么?
2. 毕加索为什么要这么画?
3. 画面中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都是对暴行的控诉。
对比牛和马的形象,看看它们各代表什么?
作品形象塑造:
作品中毕加索用牛代表法西斯,用马代表死难的西班牙人民。
作品形象塑造:
象征:用一种事物或符号代表另一种事物
的手法。
作品风格:
作品中这些形象的画法,你发现了吗?
既表现了正面的样子,又表现了侧面的样子。
立体主义:用动点透视来观察和表现对象。将对象分解为多视角的几何切面,再加以主观的重叠、组合,彻底摒弃对象原有的轮廓、体积和明暗。
我们学到了什么?
美术作品风格多样,并非只有形象逼真才是好作品。
表现作品时,可以用一些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或符号。
色彩可以表达情绪,是服务于主题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