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科 目 语文学科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它是一首怀古词,苏轼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它又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词,词采华美,情调豪壮,是教学生把握豪放词和怀古词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
【学习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健的词风,了解怀古诗词的特点。
2.把握诗歌结构,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
3.欣赏苏词的语言特点,感受豪放词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用文学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
2.难点:体会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选择
1.以诵读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2.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使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以老师为主导,讲练结合,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落实能力培养。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改理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热情。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生准备:书本、导学案、笔 教师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教学资源:电脑、多媒体、电子白板、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⑴、导入 ⑵、解题 ⑶、吟咏词韵 ⑷、整体感知 把握基调 ⑸、合作探究 集思广益 ⑹、交流反馈 展示成果 交流反馈 展示成果 交流反馈 展示成果 ⑺、课堂小结 ⑻、学以致用 ⑼、老师寄语 (10)、布置作业 名句抢答: 1.但愿人长久, 2. ,远近高低各不同。 3.欲把西湖比西子, 4.人有悲欢离合, 1.简介作者苏轼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题目是? 题目出现地名,且有“怀古”字眼,此词属于什么类型的诗歌? 1.学生齐读 2.老师范读 3.指导朗诵片段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4.聆听名家朗诵,做出标注 上片:写景,咏赤壁,写江山之胜。 下片:写人,想周瑜,抒怀古之情。 过渡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感情基调:豪放 1.上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哪些字富有表现力 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2.下片中用哪些语句刻画周瑜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 5分钟讨论) 教师分析、启发,提问学生,注意方法 老师引领学生明确: 第一问: 意象:大江、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乱:岸边山岩之险怪 穿:陡峭山崖的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大 意境:雄奇壮阔、豪迈奔腾 修辞:夸张 比喻 拟人 效果: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的英雄人物渲染环境气氛。 老师提问:“一时多少豪杰”指哪“一时”? 你想到有什么英雄人物? 老师插入一组相关的图片。 教师分析、启发,提问学生,注意方法 引领学生明确: 第二问: 小乔初嫁 :生活细事 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形象气质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服饰装扮 儒雅斯文 谈笑间: 语言神态 自信从容 樯橹灰飞烟灭: 侧面烘托 足智多谋 形象:风流儒将、英雄人物。 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刻画周瑜?用意何在? 插入背景资料,知人论世:苏轼 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出狱后,宋神宗将其贬谪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此职位实为虚职。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游赤壁写下了这首词。 提问:词中哪些句子描述作者自己?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物周 瑜苏 轼年龄34岁47岁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作者在对比当中,感叹自我: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 ,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感慨。 大江赤壁,起兴点题 状写江山,思慕古人 缅怀周郎,建功立业 感伤身世,祭奠江月 豪放词:意境壮阔,气魄宏大,格调雄浑 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登景苏楼 梁慧华 流连吟咏景苏公,磅礴词章谁比雄。 巨笔长悬光焰在,至今传唱大江东。 问题:这首诗作者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转弯之后是春天,风雨过后是阳光! 面对逆境,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1.上百度搜索并阅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我心目中的苏轼”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学生积极抢答。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做笔记。 学生朗读、倾听、做笔记。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做笔记。 学生思考、与同学交流讨论、整理答案。 学生积极抢到回答权,或上白板作答或站回答回答,其他同学补充,不断修正,做笔记。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欣赏剧照。 学生积极抢到回答权,或上白板作答或站回答回答,其他同学补充,不断修正,做笔记。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不断补充、修正,做笔记。 学生回答、做比较。 学生集体朗读。 学生回答问题、做笔记、集体朗读。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学生集体朗读。 学生做笔记。 幻灯片展示 幻灯片展示 幻灯片展示 播放朗诵视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视听结合,让学生置身澎湃的诗境)。 幻灯片展示 幻灯片展示、 利用白板的闹钟功能,定时5分钟后警示。 幻灯片展示、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训练动手能力,增加兴趣,提高课题效率。 幻灯片展示、利用图片展示,加深印象。 幻灯片展示、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训练动手能力,增加兴趣,提高课题效率。 利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一点点展示,吸引学生。 幻灯片展示、 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突出重点,更形象可感。 幻灯片展示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勾出重点。 幻灯片展示、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进行圈画,提高效率。 幻灯片展示、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批注。 幻灯片展示
六、教学设计特色
1.体现蔡林森在永威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改理念。 2.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3.课堂问题的设计的直击高考,让学生明白语文课堂的实用性。 4.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5.体现本土文化和校本文化。 6.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效地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