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思理想社会 识处世姿态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思理想社会 识处世姿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05: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思理想社会 识处世姿态
学习目标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整合,认识儒道对社会与人生看法的不同,并能思考其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在这个追梦时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不留遗憾?今天我们就借助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学习,开展“对话先贤 问道诸子——图画理想社会 绘就多彩人生”的主题交流会。
任务一:一问四子——侍坐之中见其志
活动形式:学生情景剧展示并回顾《侍坐》篇。6分钟展演。
问题:
提取四子所言之志中的关键词,说说他们志向的侧重点,及四者之间的关系。
弟子 “志”之关键词 侧重点 核心问题 四子之志的关系
子路(由) 有勇,知方 强兵 “为国以礼” 曾皙之志以三子之志为基础,国家富强、社会文明,百姓才能乐享太平。
冉有(求) 足民,礼乐 富国
公西华(赤) 宗庙会同,小相 文明
曾皙(点) 莫春者…… 幸福
任务二:二问孔孟——对比言志解异同
活动形式:请同学们对比阅读“莫春者”一段与《齐桓晋文之事》的最后一段,说说孔孟在社会理想方面的异同。时间3分钟。
注: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书写,表达。
人物 社会理想 实现途径
孔子 礼乐兴盛、太平盛世 为国以礼
孟子 百姓丰衣足食、守礼知义 保民而王、发政施仁
任务三:三问庄周——问道之中推理想
活动形式:同学们阅读《庖丁解牛》第三段,补写下面的表格:
牛 “技经肯綮”交错 国家 矛盾错综复杂
解牛之道 “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治国之道 把握规律,避开矛盾, 顺乎自然
文惠君曰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儒家曰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治国焉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任务四:四问自己——“养生”之中思处世
问题:你如何看待儒道两家不同的处世姿态?
活动形式:学生读书、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提示:可结合文本内容、孔孟庄所处的时代、个人境遇及其他人物、史实等,谈谈你的看法。小组交流中要记录讨论交流要点,明确发言人。

任务四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具体表现 评价等级
★★★★★ ★★★★ ★★★ ★★
观点的明确性 观点明确,意图清楚
论述的针对性 能够从古今不同的时代特点、个人处境与理想追求、价值实现等角度进行论述。
论证的丰富性 能运用本课中的及课外的真实典型、能证明观点的论据加以论证;能比较不同观点的差异,分析自己观点的意义。
表达的逻辑性 表达逻辑自洽、思路明确

参考:
儒家:孔孟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当时的时代注定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追求是否仍有其价值?
之于个人,之于后世,之于当下(意义/价值思考)
道家:庄子囿于时代,以超越整体的规律性认识来保身全生,颐养心性。
之于个人,之于后世,之于当下(意义/价值思考)
儒道:儒道智慧并无高下优劣之分。
课堂总结:
通过前边先秦诸子三篇选文的学习,我们问道诸子,初识儒道。他们都关怀现世,都重视如何在现世实现人生价值。只是他们一者向外,一者向内。儒家追求达人达己兼具,在兼济天下时也要修养自身;道家讲求以顺其自然的方式独善其身,保全天性。恰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二者看似离异,实则互补共生,成为我们中国人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智慧之源。现实中,我们唯汲取两家智慧,方能更好地“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