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19:47: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爱莲说》教学设计
课题或教学主题 《爱莲说》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及特点。 2:学习衬托,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感知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三观。
教学重点: 反复品读课文,学习使用诗中衬托、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明白以花喻人的含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作者简介 同学们知道那些关于四季中的花的诗词?(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夏: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大家知道的真多!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今天,有一位古人,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 这位古人就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 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著名哲学家,代表作《周元公集》。周敦颐担任过州县地方官吏,但他平时更喜欢游览各处名胜,潜心研究学问,是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颇受时人拥戴的学者。他特别喜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江西南康郡为官期间,亲自率领部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并独出心裁地把莲池叫做“爱莲池”。每当夏日炎炎,他漫步池畔,倾心欣赏,全神思索。经过酝酿、构思、推敲,终于写下了流芳百世的篇章《爱莲说》。 那么莲花究竟有何魅力,让一代宗师如此痴迷,还是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去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梳通文意 1、在上课之前,请问大家知道《爱莲说》中的“说”是什么吗? (明确:“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 “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2、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根据上下文注解还有老师的PPT标注生字词、疏通文意。之后我来请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fān蕃 yū淤ní泥 zhuó濯qīng清lián涟 xiè亵wán玩 3、下面我们来疏通文意。我来找同学一句一句翻译一下文章,这个过程中大家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大家翻译的很好。其中要注意一些词:可爱者,染,妖,亵玩……) 合作探究,自由表达 同学们,人之所爱,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一个人的品行修为。请大家按照之前分的小组,讨论一个问题: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指导:大家可以将这个问题换一个思路就是“莲花为什么值得作者如此喜爱?”转言之,即“从文中可以看出莲花有哪些品性?”——这样大家在遇到其他的问题时就可以换个角度,更加清楚地找到答案。) (明确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四、分析手法,学习技巧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但又为什么要先写菊话和牡丹? (明确:衬托:用菊花正衬,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用牡丹反衬,牡丹雍容华贵,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小结: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作者借助莲花来写人,这是什么样的写法?莲花与君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借物喻人的写法)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 “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 “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 “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 “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3、作者借助莲花来表达自己的志趣追求,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高尚品质的君子,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的特点,是将“物”的外在特点的描绘与人的精神品质的揭示关联起来,以“物”来喻人,托“物”以言志。) 五: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本文运用了衬托、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请大家欣赏一段关于《周敦颐的一生》中的一小段视频。 六:及时练习,夯实巩固 1、背诵课文,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我们仿照本文中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请你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爱XX说》,注意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是注意自身志趣与所借之物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陶渊明——菊(隐逸者) (正衬) (借物喻人) 我——————莲(君子) (托物言志) 世人——牡丹(富贵者) (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