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生物——鸟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认识常见的鸟类,并能举例说明不同生存环境下鸟类的多样性;
能能过研究代表动物——家鸽,学会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利用观察、比较等方法,研究家鸽的外形特征,并思考外形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利用资料分析、表格归纳整理等方法,研究家鸽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内部结构。
认同结构决定功能、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观点。
学习任务一:说出常见鸟的名称,了解不同形态的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学习任务二:观察、记录家鸽的形态结构特征,总结鸟类共性的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观察鸟的体形、体表、前肢是怎样的?思考这与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
1、观察体形( )、体表被覆( )、前肢变成( )。
(
绒羽
) (
正羽
)
2、『比较两种羽毛』:观察羽毛球上的正羽,撕开正羽的羽小枝和羽小钩,它们之间可以重新钩连成片吗?绒羽可以钩连成片吗?对比观察正羽和绒羽,你发现了什么?
①去除羽毛的鸟体很少成流线形。
②翼上的正羽呈覆瓦状排列。翼下挥时可以连成整片,利用空气的反作用力,获得升力。
③鸟的羽毛层里含有许多空气,可以减小身体比重。野鸭没有羽毛时,身体比重是每立方厘米0.91克;有羽毛层时,身体比重是每立方厘米0.6克。
3、『模拟实验:吹纸条实验』
取一条5cm宽、28cm长的纸带。将5cm长的纸带夹入书中,余下部分悬落在书沿。水平举起书本,使纸带位于嘴巴下方。吹动纸带上方,观察纸带发生了什么?多吹几次。
(
鸟翼
) 鸟的翼前缘较厚,后缘较薄,翼的上面比下面长,气流从上面流动的速度比下面流动的速度快,有利于获得上升的升力。
(一)、运动(肌肉和骨骼) :
1、『资料1』家鸽全身肌肉和骨骼分布图
2、『浮沉实验』:把各类动物骨骼放入液体,你发现了什么?(实验后,立刻取出实验用骨,归位。)
3、『观察折断的鸡长骨』:观察鸡长骨横切面,长骨是中空的还是实心的?
根据以上『资料1』的图片、『浮沉实验』和『折断鸡的长骨观察』实验,尝试用几个关键词形容家鸽骨的总体特点 胸骨与胸肌发达与飞翔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呼吸
1、『资料2』鸟类的呼吸器官和哺乳动物相比,多了( )。正因如此,鸟类在飞行中胸廓不动,能靠气囊的扩张和收缩来完成呼吸运动。通过气囊进行肺的双重呼吸,无论( )( )都交换气体。家鸽在飞行时消耗的氧气要比静止栖息时多20几倍,这种呼吸方式为鸟类的飞翔生活提供大量能量。
2、『实验模拟双重呼吸』:利用气球、水彩笔,模拟一次呼吸,肺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肺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请在“肺”的外侧用水彩笔画上简易的“毛细血管网”后,再吹起气球模拟双重呼吸。
家鸽的气囊一共有9个,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气囊除了辅助呼吸以外,还可以( )、( )、
( )。
(三)、循环
心脏 占体重的百分比/% 心搏次数/min
人 0.42 72
家鸽 1.71 135~244
金丝雀 1.68 514
蜂鸟 2.37 615
1、『资料3』鸟的心脏与哺乳动物的心脏一样,都分为四个腔。下表是鸟与人心脏大小及心搏次(心率)数的比较
鸟类,动脉血和静脉血可以完全分开,(动脉血含氧量高,静脉血含氧量低)这种完全双循环血液输氧能力高。
总结:鸟心脏( )个腔,占体重百分比( )(大或小)、心率( )(快或慢)与血液循环( )(完善或不完善)。鸟类飞行消耗大量能量,以上结构能运来大量的氧气和有机物,满足细胞内的呼吸作用所需,同时迅速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四)、消化
1、『资料4』
鸟类飞行时耗能大,所以进食多,消化能力强,且迅速的排出食物残渣。从而保证能量的供给的同时随时保持相对轻的体重。对照下图中鸟类的消化系统构成。总结其功能:
嗉囊可以储存食物,这样能使鸟类一次取食更多的食物,也可以软化食物,为食物的消化做准备。
肌胃能借助于食入的砂石磨碎食物,以代替牙齿的咀嚼
小肠是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
直肠极短而不能贮存粪便,这是对飞翔时减轻负重的一种适应。
2、『实验:观察肌胃的胃壁厚度』
总结:鸟类的食量( )(大或小),消化能力( )(强或弱),排出残渣( )(快或慢)
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梳理
形态结构特征 与飞行生活关系分析 (增加动力/减轻比重/ 减少阻力/利用气流)
外部形态 (体形、体表、前肢)
运动 骨骼
肌肉
呼吸
循环
消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