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收集整理资料,说明埃及人口、语言、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并上台展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整合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埃及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社会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埃及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走进国家”之后的第二个国家。在学习日本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特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表现,给教师教和学生学留下了一定空间。
[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归纳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8人一小组,全班分成6个小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图片引出埃及这个神秘古老的国家。
二、学习新课
全班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做好学习记录,最后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适当点评并评分。
任务一:埃及的地理位置
根据教材76页及图8-13“埃及地形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地中海,红海,西奈半岛及埃及的邻国。
2.根据地图说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任务二:苏伊士运河
读书本76页图8-13及77页图8-14,找出苏伊士运河,说出它连接了哪两个海,沟通了哪两大洋,分析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的重要性。
任务三:埃及的人口、语言、民族、宗教、城市
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埃及的人口、语言、民族、宗教、首都、主要城市。
任务四:埃及的地形、气候、河流
1.观察地形图,说出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大约多少?海拔低于200米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哪里?分析埃及的地形特点。
2.观察气候图,说出埃及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3.读图找出尼罗河,说说埃及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根据图文资料说说尼罗河对埃及的影响。
任务五:发展中的工农业
根据图文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埃及的工业规模居非洲第几位?
2.埃及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其中地位最突出的是哪一类?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主要农业区在哪里?主要农产品是哪一种?
4.埃及农作物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任务六: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1.根据图文资料说说埃及有哪些旅游资源?文物古迹分布有什么特点?
2.分析埃及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
三、课堂小结
分组交流讨论,归纳本课学习收获
四、布置作业
出一期板报 。主题:“金字塔之国”,介绍埃及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