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9.2 溶解度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9.2 溶解度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6 18:3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溶解度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40%),另一瓶是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
C.降低温度 D.t℃时蒸发少量水
2.降温结晶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常用方法.现取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放入100mL水中,加热到80℃,固体全部溶解.请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80℃时,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80℃时,溶液中硝酸钾不饱和,氯化钠饱和
C.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D.降温到20℃时,一定析出硝酸钾,可能析出氯化钠
3.欲使某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降温 B.升温
C.倒出一些溶液 D.再加足够的溶质
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5.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取较多的氯化钠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40℃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6.在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后,则(  )
A.晶体减少
B.浓度增大
C.晶体质量不变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7.小琪同学往下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融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8.25℃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0克A,3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5克B,则A、B溶解度相比较为(  )
A.无法比较 B.A大于B C.A小于B D.A等于B
9.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二、填空题(共4题;共13分)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在一定温度下,向15g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________.
12.喜爱阅读的同学发现,化学课本中的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①Ⅰ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该物质________(填“溶”或“不溶”)于水。
②Ⅱ处“量的名称”是________,Ⅲ处“单位符号”是________。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温度为________ ℃;
② 40 ℃时,将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 ;
③ 40℃时,要完全溶解60 g乙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 ________ g;
④ A、B两点是甲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的溶液,要实现A到B的转化方法是________。
三、综合题(共2题;共8分)
14.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________;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________g物质;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
15.(2016 百色)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
(3)t2℃,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3℃,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
(4)t2℃,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甲物质的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5分)
1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则所得的溶液为 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__ g;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4)要使a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________ 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A、加一定量的水,两种溶液都没有现象,无法区分,A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不会溶解,而在10%的不饱和溶液,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会溶解,可以区分,B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而10%的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可以区分,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少量水,有晶体析出,故可蒸发少量水加以区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
2.【答案】D
【解析】A、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加热到80℃,固体全部溶解,可能都是刚好饱和,或不饱和,或者有一种饱和有一种不饱和等情况,故A错;
B、因为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中没说谁多谁少,所以不能判断谁饱和,谁不饱和,故B错;
C、由于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大,如果质量很少的话,降温后不可能析出,故C错;
D、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降温后减小得多,所以一定析出晶体,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大,降温后可能析出,也可能不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减小了,溶解不了了就会析出晶体,减小的范围大析出晶体就多.
3.【答案】D
【解析】A、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
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
C、倒出一些溶液不会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一定不可行;
D、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一定可行.
故选:D.
【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4.【答案】D
【解析】A、要比较溶解度大小关系,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曲线,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但没有指明溶液是否是饱和,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溶解度曲线,t10C时甲的溶解度为20g,故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故只可得到60g溶液,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要表示溶解度必须说明温度,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是在同一温度下进行比较;t2℃时,表示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那么他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表示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物质,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物质,15g甲物质,不能完全溶解;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5.【答案】D
【解析】A、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变化不大,所以获取较多的氯化钠晶体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完成,故A错误;
B、由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低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由于在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是50g,所以该温度下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故C错误;
D、由于在低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因此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可以求出同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根据曲线可知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比较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多少等,据此分析问题即可.
6.【答案】C
【解析】在20℃时,往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不会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和浓度也不变,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也不改变。
所以选C.
【分析】本题知道了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该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
7.【答案】D
【解析】A、蔗糖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
B、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不能使石蜡融化.
C、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能使石蜡融化.
故选D。
【分析】有的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浓硫酸等;有的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如生石灰;也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
8.【答案】A
【解析】25℃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0克A,所以在这一温度下A的溶解度为20克.3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5克B,所以在这一温度下B的溶解度为30克.但所给的A、B的溶解度,是在不同的温度下,所以它们没有可比性.故选A.
【分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9.【答案】A
【解析】A、对比实验①和②,只有温度不同,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正确;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变量有水的体积、温度以及颗粒的大小,不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错误;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变量有水的体积、温度以及颗粒的大小,不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错误;
D、对比实验①和③,变量有水的体积和颗粒的大小,不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影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温度高、颗粒小,则溶解得快,据此解答.
二、填空题
10.【答案】甲 升高温 饱和 =
【解析】(1)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甲;
(2)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3)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所以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饱和溶液;t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只能是升温.
11.【答案】18.4g
【解析】向15g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和8.4g滤液,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设滤液中含硫酸铜的质量为x,则 = ,x=2.4g,则滤液中含水的质量为8.4g﹣2.4g=6g.
故五水合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中含水的质量为15g﹣6g=9g,则含硫酸铜的质量为9g× =16g.
此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2.4g+16g=18.4g.
【分析】向15g蒸馏水中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和8.4g滤液,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可以计算出滤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12.【答案】硫酸亚铁 溶 物质的量 g/mol
【解析】由表格中信息可知,Ⅰ处物质是硫酸根和亚铁离子构成的硫酸亚铁,该物质能溶于水;Ⅱ处单位为mol,故“量的名称”是物质的量,Ⅲ处是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符号”是g/mol。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溶解性表的认识和利用。
13.【答案】20 甲 150 升温并加溶剂(或加溶剂并升温)
【解析】①溶解度曲线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由图像可知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②从40℃到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程度不一样,甲变化得更明显一些,所以将40℃时甲、乙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③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40℃时,要完全溶解60g乙得到饱和溶液,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 x=150g;
④要实现A到B的转化方法是:升温并加溶剂(或加溶剂并升温).
【分析】①找出溶解度曲线交点处对于的横坐标即可;
②哪个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哪个降温析出的晶体就多;
③找出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然后列比例式计算即可;
④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B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A表示的溶液为还有未溶解溶质的饱和溶液.
三、综合题
14.【答案】(1)降低
(2)t>t1℃
(3)25
(4)ab
【解析】(1)由图示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在b溶解度的上边,即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3)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和b的溶解度变大,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考虑;(2)根据在曲线中a在b的上边考虑;(3)根据t2℃时,a的溶解度考虑;(4)根据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的变化考虑.
15.【答案】(1)乙
(2)丙
(3)甲
(4)饱和溶液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2)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t2℃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3℃,甲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析出晶体最多.(4)t2℃甲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甲,所以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最多溶解25g,形成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分析】(1)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2)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3)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溶解度变化大的析出晶体多;(4)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溶液是否饱和.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1)饱和 75
(2)a>b>c
(3)b>a>c
(4)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解析】(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最多溶解25g,则所得的溶液为75g饱和溶液;(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a、b变为t1℃时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b>a,c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低于a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降温后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4)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要使a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