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表面》说课稿
扬州市广陵小学 周海燕 13773506522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单元中的第二课,这一课和《地球的形状》首先让学生对地球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学习《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最后学习《地球的变迁》,而通过《地球的变迁》这一课告诉学生地球之所以有这么丰富多彩的地表是跟地球的变迁分不开的。
学生已经了解地球的形状。在有了这一总体认识之后,再来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什么样的,地球表面所呈现出的地形复杂多样,并非是像卫星拍摄的照片一样是平的,而是有高原,有山脉,有丘陵,有平原,有河流,有湖泊……所以地球的表面是丰富多彩的。也可以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们介绍本地的地形,目的都是了解地形概况,为下一步制作地表模型做好准备。当头脑中已形成对地形初步的认识之后,再做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沙盘)。这是本课的重中之重。通过亲手制作模型,逼真地再现地表风貌,再将模型画在方格上,体会地图是怎么来的,经历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四课一起组成了这个单元。
相互联系:
这课是讲述的“地球的概貌”,与“生命之源——水”、“土壤和生命”、“我们周围的空气”、“岩石与矿物”联系比较密切,因为水、土壤、空气、岩石都是地球的物质,正是这些物质构成了地球的概貌。所以《课标》中提出了“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的这一教学重点。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而且做地表模型和绘制地图都绝非易事。为降低难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球的探究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主要让学生从做中学。由此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表面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知道地图是依据地形而来的;
●知道地球仪、地图的标识与功用;
过程与方法:
●能够做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
●能够依据模型画轮廓图;
●能够明确地图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难点:制作地表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泥、沙、石块、各种枝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网格纸、白纸、彩笔、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有关各种地形的资源。
二、说教法
主要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地球表面的山川、河流、岩石的基础上,指导制作地表模型。整个制作过程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老师不能限制和提示过多。再指导画模型,再在方格纸上按比例画轮廓,最后认识地图,体会地图的用途。所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直观法、讲授法、指导法。
首先关于地球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很遥远,所以需要教师把地球的表面不同的地貌直观的呈现在他们眼前,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找到这些地貌的特点,然后教师适当总结,在制作地表模型的时候,教师也要做示范,指导学生如何制作。最后和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身边。
三、说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的是观察法、合作法。
本节课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地球的各种地形图片,然后让学生讨论得出地形特点,最后通过合作完成地表模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学生身边入手,出示他们最熟悉的地形图片,然后出示高空照片进一步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地球表面是各不相同的。)
1.出示从卫星上拍摄到的地球的照片,然后再出示从飞机上拍摄到的远景,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有关大气、水、岩石的图片。
2.揭题:在地球形成的漫长的历史中,地球表面不断在发生变化,是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地形。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地球的表面。
(二)活动一:认识各种地形(利用多媒体手段,从全方位上让学生的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了解到在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奇特地形。)
1.教师出示一些地球上的地貌图片(平原、 山地 、丘陵、高原、盆地 、峡谷 )
2.谈话:你认识这些地形吗?这些地形有什么特点?用你的笔把它的主要特征画出来,教师总结。
平原 地平而宽广
山地 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丘陵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高原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盆地 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峡谷 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三)活动二:指导制作地表模型。(教师先示范制作地表模型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大概了解制作的过程,减少学生摸索的时间。)
(1)谈话:大家想不想把看到的地形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即把他们做出来呢?老师做了一个地表模型,你能看出来老师制作的是什么地表模型吗?
(2)出示事先用不同颜色橡皮泥做好的一个地表模型,观察:老师的模型里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为后面认识地球的地貌图做好铺垫)
(3)分组讨论设计图。讨论:我们可以做哪些地貌模型?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完成。
(4)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并完成记录表:
制作的地表名称
需要的材料
此地表的特点画出此地表的样子
你们小组认为还需要补充的制作材料会让模型更加生动。
(5)请各小组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了解地形图制作过程(为认识地形地貌图作铺垫)
1.教师指导:地表模型虽然直观形象,但有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它最适合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可以绘制地形图。
演示:如何在画有方格的明胶片上将地形的轮廓画下来。老师示范的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形图。
1.描好山、水的轮廓。
2.涂上颜色把山、水、陆地表现出来。
3.在明胶片背面衬上一张白纸就可以观察地形图了。
4.为了携带方便要把地形图缩小,要明胶片上的地形轮廓画到方格纸上。
(五)认识地形地貌图
1.出示世界地形地貌图,了解各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地形。认识地球仪及地形图上不同的色彩的含义。
师:猜猜世界地图上蓝色表示什么?绿色、黄色、白色呢?说说为什么?
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六)拓展认识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
1.教材展示了两幅不同科技水平的图片,一幅是从飞机上拍摄的航拍图,还有一幅卫星相片,表明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前进。教学时先让学生比较航拍与卫星图不同的优点,再让他们与过去的手段相比,是向着高精度,精细化前进的。
2.认识家乡的地形图
(1)说说家乡的地形是什么样的?
(2)通过“谷歌地图”搜索出扬州市广陵区,再搜索出广陵小学。让学生了解到这就是从卫星上拍摄到的地形图。
3.课后拓展
画出我们学校的地形图。你打算用什么颜色来表示楼房,什么样色表示操场等等五、板书设计
地球表面
平原 山地 高原
海洋和岛屿 峡谷
六、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我在教学中充分采用各种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地形,根据地形的特点认识各种各样的地形,然后根据一些感性的认识,使学生能从地形图中认识各种各样的地形。其次学生也准备了很多去外地的照片资料,学生相互认识,了解中国的各种地形。但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也准备得不充分,所以有些同学也掌握的不好。另外我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在层次上也欠考虑周全,对教学本课的内容的教材的理解上也理解得不够,以至于学生效果不理想。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上也组织得不好,教学方法也不灵活,方式很少,所以课堂显得很呆板,不是很活跃。设计的环节也有点不紧凑,显得很生硬。和学生的交流也不自然,。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家乡的地形,更好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地形去知道地形的特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处理地形图上也该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看和发现,一个一个地认识,这样学生会掌握得更好些。
课件20张PPT。地球的表面广陵小学 周海燕苏 教 版 小 学 科 学 六 年 级 上 册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单元中的第二课,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在有了这一总体认识之后,再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什么样的,有助于学生更具体的认识地球的表面是丰富多彩的。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四课一起组成了这个单元。一、说教材
过程与方法:
●能够做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
●能够明确地图的含义。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表面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知道地图是依据地形而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一、说教学目标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特点。
难点:
制作地表模型。一、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法主要有:一、说教学法(一)导入(从学生身边入手,出示他们最熟悉的地形图片,然后出示高空照片进一步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地球表面是各不相同的。)
1.出示从卫星上拍摄到的地球的照片。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我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如果你是一个其他星球的使者,此时你看到地球,会怎么形容这个星球?2、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吧!靠近地球,我们看到了地球千姿百态的一面。看视频了解地形。一、说教学过程观看地形表面视频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地平而宽广
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岛屿四面环水。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二)师生交流地形的特点让学生画出地形的特点,教师总结地形的特点。(三)制作地表模型并指导画地形图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制作好一个地表模型、画好方格的明胶片、提供给学生制作的托盘、沙、土壤、石子、一些草皮、苔藓及小树枝等。【 活动组织 】:1、观察教师制作的地表模型
①谈话:看了这么多秀美的景色,作为外星人如果能把这里的地形带回家就更好了,于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个地表模型,你能看出来制作的是什么地表模型呢?
②观察:老师的模型里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
2.学生分组制作地表模型
①小组讨论: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地表模型?需要哪些材料?
②分组制作
③完成表格。各种地表模型活动表格:(四)了解地形图的制作过程教师指导:地表模型虽然直观形象,但有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它最适合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可以绘制地形图。地形图的制作过程:(五)认识地形地貌图1、指出刚才画的就是地图,出示世界地形地貌图,了解各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地形。认识地球仪及地形图上不同的色彩的含义。
师:猜猜世界地图上蓝色表示什么?绿色、黄色、白色呢?
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六)拓展认识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1.教材展示了两幅不同科技水平的图片,一幅是从飞机上拍摄的航拍图,还有一幅卫星相片,表明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前进。教学时先让学生比较航拍与卫星图不同的优点,再让他们与过去的手段相比,是向着高精度,精细化前进的。2.认识家乡的地形图
(1)说说家乡的地形是什么样的?
(2)通过“谷歌地图”搜索出扬州市广陵区,再搜索出广陵小学。让学生了解到这就是从卫星上拍摄到的地形图。3、课后拓展
如果现在让你为我们的学校画一个简单的地形图,你会用什么形状的图形表示教学楼,用什么样的颜色表示操场的颜色呢?试一试!扬州市广陵区卫星图(部分)扬州市广陵小学卫星图东车棚操场勤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