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1章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1章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5 16:3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地面上的植物(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从地面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引入,通过介绍一些典型植物所生活的环境,以及它们具有的一些形态特征,使学生初步建立植物种类多样性的概念。本节课是本节内容的第二课时,主要是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桃和马尾松为例,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学情分析 桃和马尾松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植物,而且学生都是长期生活在农村,所以对植物比较了解,具备很好的认知基础,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植物所具有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对地面上各类植物的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 1、通过描述各种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比较植物之间的差异时,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认知目标 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能够区别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异同。
教学重点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法 导学法
学法 观察—思考—讨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种子植物的生长开花历程。 讲述: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我们把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观赏视频播放的植物,思考:这些植物是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的?从而认识种子植物。 通过视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自主探究 自学课本桃花的结构。 请同学给大家介绍桃花的各结构 观察桃花的模型,认识桃花各结构。 讨论桃花各结构的功能。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桃的结构,然后再与其果实相比较,认识被子植物果实的结构,从而了解被子植物的特征。
动手操作 根据花的结构,解剖自己手中的花,并把各部分粘帖在导学案上。 观察桃的果实,了解果实的结构。完成表格
认识果实 组织学生观察花生、蚕豆的果实,并与桃的果实相比较。 观察花生、蚕豆的果实,与桃的果实相比较。 思考:1、花生、蚕豆的果实和桃的果实有什么不同?
总结被子植物的特征 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了解被子植物的特点。 讨论:1、被子植物名称中的“被子”是指果实的哪一结构?你熟悉的桃核是桃的种子吗?2、在你认识的植物中,还有哪些是被子植物?请列举一些植物加以说明。
观察马尾松 视频播放马尾松的形态结构,组织学生与桃的结构相比较,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裸子植物。 思考: 1、马尾松的叶与桃的叶相比有什么不同?这种叶的形态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马尾松的松球果里有没有种子? 3、松球果是果实吗?与桃的果实相比较,马尾松的种子有什么特点?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马尾松的形态结构,并引导学生与桃的结构相比较,从而认识裸子植物以及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裸子植物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裸子植物的特征、种类 介绍裸子植物在我国的地位 思考: 1、我国为什么被称为裸子植物之乡? 2、裸子植物的种类有哪些。 4、校园里有哪些植物是裸子植物?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5、尝试说出裸子植物的生活习性。
其它的被子植物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其它常见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其它常见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从而对种子植物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课堂练习 及时巩固练习 小结本节课内容。 通过让学生联系,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