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3章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3章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5 16: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章 土壤里的生物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说出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3)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2. 能力目标
(1)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料,描述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比较细菌细胞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生活中的细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难点: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视频和图片信息。
2、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提问引入 千万年以来,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为什么没有堆积如山呢? 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类生物,它们对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等具有分解作用,充当着分解者的角色。它们就是…?(微生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王国,去探索微生物的奥秘。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二)新知探究 1. 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土壤里的微生物我们用肉眼是看不清甚至是看不到的,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会发现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主要包含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类群。 2. 认识细菌 细菌的数量最多,大约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从“分布范围”、“大小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这五个方面来了解一下细菌。 (1)细菌的分布范围 同学们,生活中,你能感觉到细菌的存在吗?请举例说明。 再比如,未经处理的自来水不能喝,皮肤破了会红肿发炎,日常生活中,食物放久了会腐烂变质,这些都是因为细菌在作怪;我们患的很多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结核病等,也是因为细菌;由此可见,细菌几乎是无处不在的。除了土壤,在水里、空气中以及人、动物和植物的体内外,也都有数不清的细菌。 细菌多不胜数,几乎无处不在,但是大家能不能看到细菌呢? 不能,因为它个体非常微小,属于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细菌到底有多小呢? 观察图片,说出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举例生活中的细菌 小结细菌的分布。
(2)细菌的大小形态 (大小)这是一个针尖,针尖上有细菌吗?根据统计,一个针尖上可以有数百万个细菌。让我们把针尖放大几百倍,你看到了什么?针尖上橘黄色的小点点就是细菌。几百倍还不够,让我们放大到一千倍,能看清楚细菌吗?还是不够,再放大到几万倍,甚至几百万倍,才可以看清楚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这就是细菌。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直径一般只有1微米左右。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排,才有1毫米长;只有高倍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形态)这里有几张显微镜下细菌的图片,请你们观察并归纳出细菌主要有哪几种形态。 细菌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球形、杆形和螺旋形。我们一般把球形的细菌叫做球菌,杆形的细菌叫做杆菌,螺旋形的细菌叫做螺旋菌。 出示图片,练习判断细菌的形态 细菌种类繁多,已经发现的约有2000多种,虽然形态各异,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细菌具有哪些基本结构呢? 观察图片,辨认细菌的大小。
观察图片,比较归纳细菌的基本形态。 完成练习
(3)细菌的结构特征 阅读书本图13—5,认识并说一说细菌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有同学要问了,什么是拟核?它与我们前面学习的细胞核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知道,细胞核一般是球形的,在细胞核里有主要的遗传物 质──DNA。但是细菌是一类比较原始的生物,它有遗传物质DNA,却没有核膜包裹,我们就把DNA所在的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面,还具有一层胶状物质,叫做荚膜,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思考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吗?其细胞有哪些结构构成? 思考2:有些细菌还长有鞭毛,鞭毛有什么作用? 思考3:动物、植物和细菌都具有细胞结构,你能将这三种生物的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吗?(完成学案上表格) 细菌细胞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最大的不同点是动植物细胞有细胞核,细菌细胞只有拟核,所以说,细菌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而是专门的一类具有拟核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阅读书本图13—5,认识细菌细胞的结构。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讨论完成表格
(4)细菌的营养方式 在比较了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后,我们忍不住要问,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像绿色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获得有机物,细菌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98页第二段文字,找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阅读文字,找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5)细菌的繁殖方式 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在夏天的晚上,如果忘了把饭菜放进冰箱,第二天,往往整个饭菜就都馊掉了,里面布满了细菌和真菌。这说明,在环境适宜的时候,细菌的繁殖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原来,细菌是进行分裂繁殖的,繁殖的速度非常快。条件适宜时,通常只要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 “联系生活”——阅读资料,得出启示。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物,要早晚按时刷牙,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细菌的大量繁殖。 生活中也有部分细菌是有益菌,酸奶中的乳酸菌,苏云金杆菌杀虫剂 观看录像,说出细菌的繁殖方式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课堂练习 “细菌知识的小结” 学生完成学案
3. 认识放线菌 同学们,你闻过泥土的味道吗?土壤有一股特有的泥腥味,这气味主要来源于放线菌的代谢产物。放线菌是一类怎样的微生物呢?请你们先阅读书本98页的有关防线菌的知识。 阅读文字与图片
(1)放线菌的形态结构、营养繁殖 放线菌,它一种具有放射状分枝的丝状体 ,菌丝内没有横隔,为单细胞生物,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我们又称放线菌为特殊的细菌。 结合图片,说一说放线菌的形态结构、营养繁殖 结合图片,认识结构,了解其营养和繁殖方式
(2)课堂练习 “放线菌知识的小结” 学生完成学案
(三)我们的收获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土壤里的微生物”第1课时。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带同学回顾小结。 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
一、细菌 二、放线菌
1、分布:广泛 1、形态:放射状分支的丝状体
2、大小形态:直径大约1微米; 2、结构: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3、繁殖:孢子
3、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
4、营养:利用现成有机物
5、繁殖: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