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
被子植物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能够区别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异同。
(2)认识桃花的基本结构,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桃花的解剖,认识桃花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比较植物之间的差异时,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系观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学讲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学讲难点:在解剖实验中对桃花雌蕊中子房的结构观察。
学讲安排:1课时
学讲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中的“粟”和“子”指植物的哪种器官?
观察比较苹果和松球果的种子着生特点,认同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二、自主学习
观察书本P60的桃花结构示意图,认识桃花的基本结构,自学信息库的内容,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先学”部分。
三、合作学习
1、观察桃花的结构,认识桃的果实
小组合作,参照P60桃花结构的图注,参考P72信息库,把桃花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弄清楚。
2、解剖桃花,指认桃花的基本结构。实验要求:
(1)观察外形。对照桃花的结构示意图,描述桃花的组成。
(2)辨认花瓣的颜色、数目以及雌蕊和雄蕊。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学案的表格中。
(3)解剖雌蕊中的子房,观察胚珠(纵向切开子房即可,注意安全)。
(4)思考: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3、小组合作,参照P61桃的果实,认识果实的基本结构。
思考讨论:①桃的果实由那几部分构成?②果皮和种子分别是由桃花的哪部分发育而来?我们通常食用的是桃的那一部分?
四、交流展示
1、观察桃花的结构(模型和实物结合观察)
让学生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放大镜观察内部有什么结构;再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说出:花药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
2、观察桃的果实的结构(投影展示模式图)
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尝试画出桃的果实结构图,并介绍它的果皮、种子等结构。
学生总结果实的结构:果皮+种子
五、课堂小结
1、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桃花的基本结构:花蕊(雌蕊、雄蕊)、花瓣、花萼、花托、花柄
3、桃的果实的结构:果皮和种子
4、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
六、检测反馈:见学案习题部分。
七、教后反思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本是地面上的植物的第一课时内容,由于被子植物的教学内容中有个桃花结构的实验探究活动,为了让同学们充分观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把被子植物当做一个课时来讲。在此次教学过程中,对于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概念,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桃花的结构组成。正值阳春三月,桃花盛开之际,教学中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对桃花的结构有个基本的认识,再组织学生小组探究观察桃花实物,并用放大镜观察桃花的花蕊,及解剖后的子房和胚珠结构。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热情很高,但动手实验的能力稍有些薄弱,尤其不能理解“子房的纵剖”,虽然在实验操作之前,我已经做了解释,效果仍然不是太好,如果之前将“子房的解剖”做成一个简单的小视频,播放给学生们看,他们操作起来可能会更明确一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在教学中,引入了教参中相关的动画,学生很直观地就理解了,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