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学案(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狼》学案(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01 09: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同市煤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案(74)
第30课《狼》(第1课时)
编制: 审核: 班级: 姓名______
【学习目标】
1、搜集有关狼的资料,了解狼的知识。
2、复习巩固相关文学常识。
3、疏通文意,积累相关文言词句。
【文学常识】
1、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世称————,—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文言短篇小说集《――――》8卷、491篇,约40余万字。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联,称赞其著作“―――――――,―――――――”。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志”是――的意思,“异”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关于狼的知识】
狼属于犬科动物,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毛色棕灰。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凡山地、林区、草原、荒漠、半沙漠以至冻原均有狼群生存。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杂食性,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有时亦吃昆虫、野果或盗食猪、羊等。能耐饥,亦可盛饱。
每个狼群中都有一定的等级制,每个成员都很明确自己的身份 , 因此相互之间,很少仇恨和打架的行为。相反的,在围捕猎物和共同抚幼方面 , 还表现出一种友爱与合作的精神 。
1
【疏通文意】
一屠( )晚归( ),担中肉尽,止(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
行甚远。
屠惧,投以( )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 )投之,后狼止而
( )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 )两狼之并( )驱如故( )。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 )敌( )。顾( )野有麦场,
场主积薪( )其( )中,苫蔽( )成丘。屠乃( )奔倚其( )
下,弛( )担持刀。狼不敢前( ),眈眈( )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 ),其( )一犬( )坐于前。久之( ),
目似瞑( ),意( )暇( )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
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 )将隧( )入
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
( )悟( )前狼假寐( ),盖( )以( )诱敌。
狼亦黠( )矣,而顷刻( )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 )哉?止( )增笑耳( )。
2
大同市煤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案(75)
第30课《狼》(第2课时)
编制: 审核: 班级: 姓名______
【学习目标】
总结积累相关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归纳文言词句】
1. 把下列文言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现代词语:
  惧:   恐:   径:   去:   蔽:
  悟:   增:  尻:   股:   诱:
2. 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止有剩骨 ( ) 狼不敢前    (    )
  其一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     )
  意将隧入  (     )
  3. 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词:
  顾:顾野有麦场 (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
  敌: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
  意:意暇甚  (     ) 意将隧入      (       )
  前:狼不敢前  (     ) 其一犬坐于前  ( )
去:一狼径去 ( ) 西蜀之去南海  (       )
  止:一狼得骨止 (     ) 止露尻尾      (      )
  故:并驱如故  (      )  故水潦尘埃归焉 (     )
  其:恐前后受其敌(    ) 恐前后受其敌    (      )
    场主积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    (      )
    一狼洞其中 (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屠自后断其股(     )
 
3
 之:久之   (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
   复投之 亦毙之 (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
4.翻译下列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比比看谁能写出更多的与狼有关的成语。
4
大同市煤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案(76)
第30课《狼》(第3课时)
编制: 审核: 班级: 姓名______
【学习目标】
梳理课文情节,认识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旨。
2、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探究】
1.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概括本文内容:
_ __狼,_ __狼,__ _狼,__ _狼,__ _狼。
2. 写出文章描写狼的语句并据此归纳狼的性格:
3. 找出描写屠夫动作的语句:
4. 找出描写屠夫心理的语句。
5.根据第3、4题的语句归纳:
表现屠户害怕心理的句子:     
表现屠户下决心斗争的句子:      
表现屠户的勇敢、坚决,敢于斗争的句子:
表现屠户的聪明、机智,善于斗争的句子:
6. 课文第2段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它点明了什么主题?
7.学习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5
大同市煤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案(77)
第30课《狼》(第4课时)
编制: 审核: 班级: 姓名______
【学习目标】
迁移知识,提高文言知识运用能力。
【拓展延伸】
1、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即本文的主体是人,还是狼?
2、从全文的表现倾向看,本文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恶狼”呢,还是写“狼无论怎样狡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拓展学习】学习《聊斋志异·狼三则》的另外两则。
  (1)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qūn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lí遭遇)之,是可笑也!
(2)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 解释各句中的划线词:
  ①屠惧,示之以刃   ②仰首细审      ③缘木求鱼     
  ④惟有小刀不盈寸   ⑤遂负之以归     6
2. 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
①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②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3.《狼》的这两则,分别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它们共同表现了屠户的什么?
4. 学习了这两则《狼》,你有什么体会?
【导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 ) 窘( ) 苫蔽( )( ) 奔倚( ) 数刀毙之( )( ) 隧( )入 尻( )尾 chí( )担持刀 dān dān( )( )相向 目似míng( ) 意xiá( )甚 狼亦xiá( )矣 假miè( )
二、填空。
1、《狼》选自 ,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作者 ,字 ,号 ,世称 ,山东淄川人, 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 的名称,“志”是 的意思,“异”是 。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 惧狼 → ( )→ ( )
三、理解默写
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
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
6、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
贪婪凶恶:
狡诈阴险:
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 )(2)意暇甚( ) (3)屠自后断其股( )(4)乃悟前狼假寐(   )
(5)缀行甚远( )(6)两狼之并驱如故(    )(7)一狼仍从( )(8)屠大窘(    ) 
(9)顾野有麦场(    )(10)屠乃奔倚其下(  )(11)乃悟前狼假寐(   )
(12)屠暴起(    )(13)恐前后受其敌(   )(14)一狼洞其中(   )
(15)其一犬坐于前(    )(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7)狼亦黠矣(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 ④又数刀毙之( )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 )②盖以诱敌( )
(3)止:①一狼得骨止( ) ②止增笑耳( )
(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 ) 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
(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 ) ②狼不敢前( )
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 ,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七、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九、翻译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十、“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十一、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
屠夫:
十二、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十三、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