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21: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步》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朗读,通过朗读,圈划关键的描写性词句,品味人物形象,感受亲情。
2.理解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朗读,通过朗读,圈划关键的描写性词句,品味人物形象,感受亲情。
教学难点:
理解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回味亲情,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不缺乏亲人的陪伴,在你们的记忆里,都和家人一起做过什么事呢?哪位同学能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生:交流……
师:感谢同学们的分享,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温馨的画面。今天我们要走进莫怀戚的一篇叙事散文——《散步》,看看他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板书:散步 莫怀戚)
二、整体感知,概括事件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概括事件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我们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三、细读课文,品味亲情
师:我们一家人中有四个人物:“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其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一说原因。
预设:
(1)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孙儿)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动作描写,“信服”有相信并佩服的意思,写出母亲对儿子的依恋。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突出母子间的亲情,母亲明理,儿子孝顺。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摸摸”为母亲的动作描写,看出母亲对孙儿的疼爱。“还是走小路吧!”是母亲的语言描写,母亲最终还是顺从了儿子,可以看出母亲的让步源于对孙儿的疼爱。
(2)“我”(孝顺母亲、尊老爱幼、有责任感)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太迟太迟”叠词,冬天时间长,呼应“总算”,等待春天很焦急春天来了以后松了口气。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又”表示重复,每一年都这样担心母亲;“熬”突出了身体不好的母亲度过了这个严冬很难,也写出了“我”为母亲能安然无恙度过严冬而庆幸的心情,同时也与上文“太迟,太迟了”照应。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民族领袖”一样的责任,突出了我的责任之大,作为一个中年人、一家之主,担负着家庭的过去与未来。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我”的心理描写,看出了“我”内心的挣扎,看出我的尊老爱幼,同时也看出母亲和儿子对我的信任,一家人和乐融融。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最后的决定,看出我在为难很久之后,终是有了权衡,陪伴母亲的时间已短,表现“我”的沉着果断,孝顺。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她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的动作描写,“走”“背”“慢慢”“稳稳”“仔细”细致地刻画出“我们”的认真,“我们”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
(3)儿子 (懂事、聪明)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儿子的语言描写,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还写出了生命传承的意义。
(4)妻子(贤惠,默默奉献)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里可以看出妻子对我的信任,她的贤惠。“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些老人挺不住”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看来这篇文章中的四个人物都有令人喜爱的特质。《散步》这篇文章就好像一幅幅电影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来表示看看。
预设:亲情
师:是呀,作者给我们刻画出了这四个“母慈子孝妻贤”的人物,还让我感受到了人物之间浓浓的亲情,这亲情怎能不令我们动容呢?
四、知人论情,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散步》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自有它发人深省之处,那么在你们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哪句话不理解的?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预设: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切”指的是“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铺”写出了小草刚刚冒出头,东一块、西一块的随意自然生长的状态,点出了“初春”生命蓬勃生长的特点。“密”写出了树叶纷纷抽芽,点出了“初春”生命正在蓬勃生长的特点。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联系前文的“熬”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内心的欣慰,母亲终于度过冬天,重拾生命力。
“……好像我背上的她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一个家庭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而这三者正构成了一个世界。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作者的意思是已经超出了事情本身,实际上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
师: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本文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1985年。莫怀戚父亲刚去世。母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美国朋友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因此在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头。
总结: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莫怀戚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孝”,唯愿同学们也能把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板书:
散步(叙事散文)
莫怀戚
(孝顺、爱子)

(慈爱、明理)母亲 亲情 妻子(爱子、贤惠)
儿子
(乖巧、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