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6 09:2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历史中考试题汇编七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2022·江苏省苏州市·历年真题)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水稻田灌溉体系遗迹,考古学家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我国目前最早的粳稻遗迹。大致与这些遗迹同时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个遗址中看到(  )
A. 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2022·江苏省扬州市·历年真题)考古专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4000多粒距今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该遗址位于(  )
A. 高邮 B. 江都 C. 邗江 D. 仪征
(2022·浙江省杭州市·历年真题)在黄河流域磁山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间)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窖穴,其中很多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臼、石杵和圆形陶碗等。据此推测,这一文化层(  )
①处于旧石器时代
②处于新石器时代
③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
④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22·江西省·历年真题)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
A. 会制作玉器 B. 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C. 主要种植粟 D. 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2022·湖北省宜昌市·历年真题)如图是中国某原始农耕遗址里干栏式建筑的复原图。该建筑是用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而成的,它应当属于(  )
A. 河姆渡遗址 B. 陶寺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半坡遗址
(2022·甘肃省武威市·历年真题)考古挖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集体群居 B. 采集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2022·江苏省苏州市·历年真题)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诗经》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吕氏春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 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
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D.历史学家的观点 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
A. A B. B C. C D. D
(2022·云南省昆明市·历年真题)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2022·四川省泸州市·历年真题)台湾历史学家许悼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022·四川省达州市·历年真题)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
A. 四羊方尊 B. 利簋
C. 司母戊鼎 D. 青铜面具
(2022·陕西省·历年真题)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铁农具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2022·山西省·历年真题)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李老师设计了“探三晋历史 品家乡文化”的主题式作业。请完成小题。
追溯三晋历史,走进春秋战国。下面图文信息,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韩、赵、魏受封为诸侯时,晋国君主晋烈公仍在位,晋国公室身处三家的夹缝中。到晋孝公时,韩、赵两国抢走了晋国公室的降(今翼城)和曲沃两城,把晋公赶到了端氏(今沁水)和屯留。公元前376年,三家把晋静公降为普通人,晋君失去了最后的象征性地位,晋国历史就此终结。
A. 桐叶封晋 B. 城濮之战 C. 三家分晋 D. 长平之战
近代山西在发展中前行,传承中创新。从下面大事年表所列“第一”中,能提炼出最恰当的主题是(  )
主题:___________
1882年第一个官办近代企业——太原新药局(生产弹药)
1892年第一个民用工业企业——太原火柴局
1901年第一所高等学府——山西大学堂
1905年第一所师范学校——山西师范学堂
1907年第一条铁路线——正太铁路(建成通车)
1908年第一所测绘学堂——陆军测绘学堂
……
A. 获得新生的军事工业 B. 工业化建设中的山西
C. 发展新式的近代教育 D. 近代化探索中的山西
(2022·江西省·历年真题)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
A. 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 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 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2022·湖南省怀化市·历年真题)“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看出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
A. 免除徭役 B. 授予爵位、赏赐土地
C. 赏赐金钱 D. 赐予奴隶
(2022·重庆市·历年真题)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 周平王迁都洛邑 B. 社会生产力发展
C. 齐桓公称霸中原 D. 百家争鸣的出现
(2022·云南省·历年真题)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  )
A. 统一货币 B. 统一文字 C. 推行郡县制 D. 统一度量衡
(2022·四川省南充市·历年真题)《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材料体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
A. 统一度量衡 B. 统一货币 C. 统一文字 D. 统一车轨
(2022·四川省泸州市·历年真题)《汉书 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表明当时(  )
A. 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B.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 盐铁专卖平抑物价 D. 进入西汉王朝鼎盛时期
(2022·天津市·历年真题)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
A. 勤俭治国 B. 勤于政事 C. 善于用人 D. 虚怀纳谏
(2022·江苏省连云港市·历年真题)某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其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针灸、麻沸散、五禽戏。这篇传记描写的是(  )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华佗 D. 李时珍
(2022·湖北省宜昌市·历年真题)《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 民族的大交融 B. 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 社会相对安定 D.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022·湖南省怀化市·历年真题)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
A. 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郾城大捷
(2022·湖南省邵阳市·历年真题)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
A. 完成了国家统一 B. 发展了畜牧经济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增强了北魏实力
(2022·四川省德阳市·历年真题)他在天文、历算、数学、军事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尤其在农业科技方面用力最勤,先后撰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等十余种农书,还创作了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据此可知,这位科学家是(  )
A. 贾思勰 B. 王桢 C. 徐光启 D. 沈括
二、材料解析题
(2022·湖南省邵阳市·历年真题)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从《竹书纪年》……到文学、史学、农学、医学等,……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人民网《习近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古代史学、农学、医学方面的优秀著作(各一例)。
材料二邵聪同学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简表(部分)
类别 成就
思想 孔子:“仁”;老子:“无为而治”;墨子:“兼爱”“非攻”
伟大工程 都江堰、大运河、长城、故宫
科技 四大发明、曲辕犁、筒车
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
文学 唐诗、宋词、四大名著
……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孔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______
②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______
③春秋战国时期曲辕犁和筒车出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______
④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______
材料三截止 2021年6月,邵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岩鹰拳、龙山药王医药文化等共16项。……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加深认同感、增强历史感、提升幸福感等方面,尤其彰显出它的重大现实意义。
——摘编自《邵阳新闻网》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022·重庆市·历年真题)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我国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与医学有关的有 300多片。早在汉代,中医学的体系就已经建立。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之说阐释生理病理现象,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唐代医药学成就显著。孙思邈著有《千金方》,集前人药方之大成。唐高宗时颁行《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代医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李时珍编写出的《本草纲目》,集我国古代药物学之大成,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整编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途“C”。
(1) 中医理论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______
(2)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创编出了“五禽戏”。 ______
(3) 明代《本草纲目》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______
(4) 医者的智慧和政府的重视,促进了我国古代医学发展。 ______
(5) 中医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影响广泛。 ______
(2022·甘肃省天水市·历年真题)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戚厚杰著《台湾光复》目录节选(见下图)
引言直挂云帆复台湾,两岸统一会有时
一两岸骨肉根连根,海盗垂涎强侵占
二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
三跨海征战入版图,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骨肉分离天落泪,烽火遍岛不臣倭
五驱逐倭奴,恢复中华
六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台湾土地是中国的土地
材料三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分别叙述的历史事件。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
1. D 2. A 3. C 4. B 5. A 6. C 7. A
8. B 9. C 10. C 11. A 12. C 13. D 14. B
15. B 16. B 17. B 18. A 19. A 20. A 21. C
22. C 23. C 24. C 25. C
26. (1)《史记》;《齐民要术》;《伤寒杂病论》。
(2)①√;②√;③×;④√。
(3)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4)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等。
本题考查孔子、都江堰、张仲景、明朝科技巨著、《红楼梦》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孔子、都江堰、张仲景、明朝科技巨著、《红楼梦》等相关史实。
27. (1)由材料“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之说阐释生理病理现象,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可知,中医理论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说法正确。
(2)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创编出了“五禽戏”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3)由材料“唐高宗时颁行《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可知,明代《本草纲目》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
(4)由材料“唐代医药学成就显著。孙思邈著有《千金方》,集前人药方之大成。唐高宗时颁行《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可知,医者的智慧和政府的重视,促进了我国古代医学发展说法正确。
(5)由材料中“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与医学有关的有300多片。到李时珍编写出的《本草纲目》,集我国古代药物学之大成,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可知,中医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影响广泛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A。
(2)C。
(3)B。
(4)A。
(5)A。
28.
【小题1】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题2】郑成功收复台湾;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
【小题3】中国的内政;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必定会实现完全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