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21: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题目讲解把握诗歌内容。
2、通过诗歌诵读鉴赏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写景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写景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
吟咏,赏读相结合,讨论、讲析相结合。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引入课题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导语设计
仰望星空,温总理表达了对国家民族人类命运深切关爱的“稚子之心”。仰望夜空,杜甫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一、课前检测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本诗。
二、合作探究展示
通过课文题目了解诗歌内容。
1.通过“旅”字看背景
思考:题目中的第一个字是“旅”,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呢?
明确:“旅”是旅居之意。下文里“飘飘”一词与之照应。
两年前 安史之乱初平时,杜甫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未能如愿。 而当杜甫53岁时,因严武之死,不得已离开四川,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2.通过“夜”字察实景
(1)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诗中哪些诗句和“夜”是相对应的的?
明确: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⑶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明确:共有两组: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星 、平野、月、 江流。
⑷这两组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第一组: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的长夜。(凄冷)
第二组: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雄浑阔大)
⑸诗三、四句写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了诗人的什么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此诗写的是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这是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3.通过“书怀”悟实情
⑴“书怀”,亦即书写情怀,抒发感情。把诗中“书怀”部分朗读一遍。
明确: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⑵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在诗“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
⑶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
⑷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下的反话,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⑸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明确: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后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6)除了比喻,尾联还有什么手法?达到什么效果?
明确: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
课堂小结: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希望大家都能静下心来仰望天空,写下自己的诗篇,写下自己的人生。
延伸: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三、拓展延伸
诗人好以鸥鸟自况:
1、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析:这是作者英锋俊采的象征。
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析:这是古人笔下的隐士的伴侣。
3、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析:写燕鸥有一种忘记不疑,乐裙适性的意趣。
杜诗风格感悟: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作业布置
1、整理本课所学诗歌鉴赏方法。
2、以“杜甫,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3、与《阁夜》对比鉴赏,分析异同。
教学反思: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活动的设计,更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旅夜书怀》这首诗如何既考虑到欣赏的问题,又兼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决定整个课堂都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自己点评,教师适时点拨。我想这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的时候,充分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回顾这堂课的前前后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很多。第一,自己总觉得挖掘还不够深入,内容设计浮于表面。第二,没有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总觉得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在支撑着,并不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了。第三,从准备到结束,自己的心态不能始终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