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课程名称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积雨辋川庄作》
年级、上/下册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小知识,考考你
诗仙( ) 诗圣( )
诗魔( ) 诗鬼( )
诗狂( ) 诗佛( )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护国中学 刘德华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
2、通过意象领会诗歌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
3、学习诗歌融情于景、用典明志的写作手法。
4、通过对“迟”字的赏析,掌握炼字型题型的做题技巧
王维
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王维
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
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当时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活,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在辋川,信奉佛教,寻访山林,怡然自得。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
惬、情景交融的
意境。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藜(lí)黍(shǔ)菑(zī)
啭(zhuàn)槿(jǐn)
积雨空林烟火迟《炊烟袅袅图》
景象描绘
“迟”字赏析
“迟”字赏析
本意慢慢走。这里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炼字型题方法归纳: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含义+分析+效果或情感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蒸藜炊黍饷东菑
《东菑送饭图》
渲染了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氛围,体现了农夫田妇怡然自乐的心情。
漠漠水田飞白鹭
《白鹭翩跹图》
阴阴夏木啭黄鹂
《密林鹂歌图》
这两句怎样体现“诗中有画”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以禅入诗
情景相生
物我交融
淡泊心志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消尽俗念、随缘任遇
与世无争、耽于山林
用杨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的典故,说明诗人已与村夫野老融成一体。
用海上鸥人因心术不正破坏了与鸥的和谐关系的典故,说明自己回归自然的心灵境界。
总结全诗
1、诗歌主旨: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2、 结构:诗中前二联写景,后二联写情志。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的情志。
3、艺术手法: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用典
4、王维诗的特点:诗中有画(绘画美),富有禅意,融情入景。
5、方法指导:抓住作者所选取的物象,一共有多少。要准确把握物象的特征和基调。抓住物象的色彩。抓住物象的声音特征。
拓展练习: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试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驿站秋夜难眠图》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本诗以“乱”为诗眼,意为“心烦意乱”。(步骤一)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步骤二)
全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步骤三)
作业
课外阅读
王维诗歌《辋川别业》《新晴野望》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辋川别业
不到东山向一年,
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
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
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
相欢语笑衡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