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0: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教学目标
1.过朗读把握本诗的情感基调,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通过鉴赏诗句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歌前半部分内容。
听读
李白主要经历: 14岁 立志“济苍生,安社稷” 24岁 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42岁 入长安,供奉翰林,“凤凰初下紫泥沼,谒帝称觞登御筵” 44岁 被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 56岁 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61岁 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而半道还 62岁 卒




指导诵读课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红色加粗字为重读音




感情奔放,气势雄浑,
曲折低回,跌宕起伏。
探求诗韵
《将进酒》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
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劝君一杯君莫辞 ,
劝君兩杯君莫疑 ,
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 ,
心中醉時胜醒時。 天地迢迢自長久, 
。。。。。。 
不如生前一杯酒。
---白居易《劝酒歌》
李白是怎样劝酒的?
会须一饮三百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
将进酒,杯莫停
诗人劝酒的原因有哪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
诗人在24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
  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总结: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1.高度自信
2.自勉
3.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作业
1、研习诗歌后半部分内容。
2、收集有关写“酒”的古诗词。
3、背诵全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