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保山市田家炳中学 李梅
黄遵宪
今别离 (其一)
知人论世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论诗主张“我手写吾口”,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倡导“诗界革命”。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也较通俗。 其《人境庐诗草》(诗集)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
学习目标 1、能力训练:学会通过“四看”:看题目、看意象、看诗眼、看手法的鉴赏方法; 2、体会诗中新意象、新意境的表现; 3、感知诗人在表现离情别绪上的新意与新情。
今别离(其一)
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有/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飞/轻气球。
单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什么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送别怀人诗,抒发的是一种离情别绪。
看题目明类型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离情别思就像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顷刻已绕了千万圈。
此句直接道出现代离别的新内涵:由于火车的速度远比古代马车快,所以
人的离情别绪也会运转得更快捷,更加深了人们分别时的忧愁。
看意象明情感
小试身手
你还能找出类似的诗句么?
今别离(其一)
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涯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即使有几千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有烟波荡漾。
这四句集中表达出轮船速度之快。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古代有山川,也有孤舟。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诗人怀念古代马车与孤舟速度慢,给人一种行为举止上的自由,使人们有足够时间感受离别的情景.
看手法明作用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速度,因此会加倍增生人的离愁别绪.
看诗眼,明情感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有缠绵之意。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须臾”“及时”“顷刻”三个时间词的使用,突出了现代时间迅速变换的特性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芳草
长亭
柳
酒
夕阳
离愁 别恨
古代诗人描写离别情景的常用意象(常表达留恋、安慰、嘱咐、祝愿、伤感、惆怅、期待的情感)
古道
笛声
山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
→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
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手法。
诗中围绕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与古代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突出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认识。
诗歌主旨是什么?
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候马车和孤舟没有的速度,所以它们的出现会加倍增生近代人的离愁别绪。
其二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 只有班班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 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 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
其三 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 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
其四
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