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5 20: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为好;实验过程中,蜡烛烧短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   移动.
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丽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她把蜡烛放在位置A时,光屏应向M点的    测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好后,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    上(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3.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图中   区域,箭头方向向   .(填“上”、“下”)
4.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5.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物距u=15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7.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a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或者将凸透镜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 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像,该像是    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 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次所成的像比上一次要    (选填“大”或“小”);
(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b所示),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移(选填“左”或“右”)。
二、选择题
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0.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的视力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1.小刚用一只亮度较高但发光面积很小的LED灯、水凸透镜做实验其中,水凸透镜是由两层透明弹性薄膜组成,忽略重力的影响,可以认为水凸透镜是薄透镜。当注射器向凸透镜注入水的时候,它的焦距变短;注射器向外抽水时,凸透镜的焦距变长把LED灯、水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中所示位置,调节水凸透镜中的水量,使得光屏上恰好成一个与LED灯一样大小的清晰的像(位置如图所示)这时,水凸透镜的焦距是(  )
A.10.0cm B.20.0cm C.30.0cm D.70.0cm
12.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
13.物体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14.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三、画图题
15.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16.如图,为某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 MN是AB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并大致标出其焦点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是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调整 (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用手指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完整的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4)将烛焰向左移动5cm时,应将光屏向   移(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接着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光屏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   移(选填“左”或“右”)。
18.小明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   ;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   (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答案
1.较暗;上 2.左 ;缩小 ;照相机 
3.Ⅲ;上 4.10;缩小;照相机
5.10;放大 6.缩小;照相机 7.上;下;放大;左;小;左
8.D9.D10.D11.A12.D13.C14.B
15.16
17.(1)下 (2)10 (3)能;变暗 (4)左;左
18.(1)光屏的中央 (2)能 (3)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处或焦点 (4)下;主光轴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