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0:2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目标
1、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
2、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 习他傲岸的人格。
  
解题
以梦为线索,理清脉络
梦因 梦游 梦悟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梦境展开、幻想加浓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梦境到达高潮
1、读出节奏急、缓
2、读出语调高、低
3、读出感情起、落
美 读
缘景明情 读出情感
小练笔
片段练习:体会意境
选取你喜欢的两句话,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提示:抓住意象,图画的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
1、第三段采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发情感?
2、既要明志,为何又要描绘梦境?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3、既是记梦,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为何偏要游历天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蔑视、鄙弃
自主、合作、探究
2、既要明志,为何又要描绘梦境?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借梦言志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苏轼《江城子 乙卯记梦》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自主、合作、探究
3、既是记梦,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为何偏要游历天姥?
梦游之由
瀛洲难求
天姥可睹
拔五岳
掩赤城
倾天台
高大雄奇
对比、衬托
热情向往
自主、合作、探究
3、既是记梦,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为何偏要游历天姥?
诗词链接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写于安史之乱之后,长安叛军横行。
1)从表现手法看,这首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何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比较,说说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链接
1)从表现手法看,这首诗与
《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何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比较,说说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流露了自己因愤世嫉俗而对超越现实的仙境的追求。而《古风(第十九首)》在这首诗中当他目睹安史之乱生灵涂炭时,又从遗世独立的幻想中回到了严酷的现实,表现出对叛军的切齿痛恨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言之有理即可)
课堂小结
李白的思想
情感
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
浪漫的情怀
愤世嫉俗
忧国忧民
  作 业
以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作为内容,以“尊严”为话题,谈谈人生。 (50字左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