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查题型:
直接考查
第4题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第7题 翻译文中的句子
间接考查
第6题 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
问题解析:
如何正确推断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
★小结一、语境推断法
4.A.命辰往廉之 廉:查访
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深:刻毒、狠毒
B.纠治贪浊不少贷 贷:宽恕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闻名遐迩——近
★小结二:成语推断法
C.急之恐生变 急:焦急
将军身披坚执锐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范增数目项王
★小结三:语法推断法
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腰里佩带
用眼睛示意
使……焦急,逼迫
联系课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谤:指责;讥,讽刺(《邹忌讽齐王纳谏》)
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联系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诗经·氓》)
★小结四:课文推断法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
7 (1)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
秦始皇四年七月,立太平仓,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以利民也。
会意字。 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
★小结五:字形推断法
谤讪——毁谤讥刺
1、追亡逐北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结六:结构推断法
二、成语推断法
四、课文推断法
六、结构推断法
一、语境推断法
三、语法推断法
五、字形推断法
当 堂 训 练
1.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同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等同)。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豪家奴与黠吏为奸,而凶徒结党杀人,焚其尸。钱肃乐痛惩,皆敛手。
一、选择正确的一项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摄:代理。
B.(朱)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C 薄:迫近(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日薄西山)
3.对下列句子中红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规劝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 ( 《鸿门宴》 )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C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需资也。”
C.愿:羡慕
4.对文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丧父
B.学者:学习的人
C.愿:希望
D.中心:内心
E.资:学费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
子:女儿
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嫁给、出嫁
二、解释下列语段中红色字的意思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高雅的琴曲 ),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吸血的苍蝇 )之声,孤犊(离开母亲的小牛 )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迈小步来回走动 )而听。
摆动、摇动——尾大不掉
再如:其人忿,掉臂而去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三、翻译下面语段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穷:学尽
尽:学完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认错,道歉《廉蔺》
联系文言知识:反通“返”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说文解字》:“行,道也。”
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声:歌声
响:声响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
阻止,阻遏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译文: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 。将而攻齐,大破之。
翻译下面语段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1、做题时应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运用任何一种方法解题时,都应该用语境分析法来检验。
2、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作业:
1、整理本节课所讲知识
2、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自主学习《项羽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