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0: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江湖雅士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少年孤贫,屡试不第后终生未仕,以布衣身份出入于公卿之门,人品秀拔,气貌望之若神仙之人,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以及寄寓忧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小序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问题】:
如果用词作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此时所见的扬州城,它应该是————
【问题】:
哪些景物能体现出“空”的特点?
【问题】:
昔日扬州城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呢
【问题】: 扬州城为什么会变为“空”城?
【问题】:一个“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问题】:
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竹西佳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唐·杜牧《赠别》)
豆蔻词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杜牧《赠别》)
青楼梦好——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杜牧《遣怀》)
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小结:
上片纪行写景,渲染凄凉气氛;
下片化用诗句,今昔对比,抒发黍离之悲。
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内容情感、风格基调做比较分析
一种愁思
两腔喟叹
南宋大殿
辛词:表达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忠不为用,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昂扬激愤,苍凉悲壮——豪放派
姜词:揭露金人的残暴,体现国亡土丧的黍离之悲,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低沉抑郁,悲凉衰伤——婉约派
内容情感——
——风格基调
牛刀小试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