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说课稿
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二章第二节 “等差数列”的第二课时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开本节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差数列》是学生在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学习了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另一方面,等差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2.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知道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对等差数列相关知识的初步应用。
b.在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习题的研究,让学生体验数学习题中一题多元,多题一元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
3.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
(二)教法分析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数列的深化阶段,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关键期,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三五三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讨论、演练”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三、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展示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归纳、思考、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四、 教学过程分析:
(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
本部分内容主要回顾上节课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包括等差数列的概念、
通项公式、等差中项等性质。
用意在于帮助学生回顾主要知识,为本节课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工作。
(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
提前安排好小组展示内容:安排内容的用意如下:
1.第一小组展示的第一课时2、第二课时5题:体现了等差数列性质的灵活应用,而且更体现了数学问题的一题多元,多题一元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不同方法,发现数学的奇妙。
2.第二小组展示的第一课时3、第三小组展示的第二课时8、第四小组展示的第二课时10。这三个题的安排意图在于:体现等差数列的本质,判断等差数列的方法。分别从等差中项、等差数列定义两个角度判断数列是等差数列。让学生形成系统。
3.第五小组展示的第一课时5题,第六小组展示的第二课时9题。
这两个的设计意图在于:学生在设项的时候很少会涉及到对称项问题,因此通过这两个题引出三个数、五个数、四个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使得题目的运算简单,技巧问题,体现数学的对称美。
4.第七小组的第一课时6题,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体会不等关系。在这我有所拓展,如果去掉条件,如何处理,使得知识升华。
5、第八小组的第一课时8题,设计意图在于:体现数列和方程相结合的问题,构建等量关系,解方程组。
(三)关键问题、师生共探:
在第八组展示过后,接着探究问题第二课时第6题,同样类型题目,有所升华,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等到答案。
(四)归纳总结、知识升华:
最后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从等差数列的性质、如何判断等差数列的方法、对称项设法技巧、不等关系、数列与方程这几个方面对等差数列的应用进行总结。
(五)作业: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预习下节课新知识。
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