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18:49:58

文档简介

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下期高中2021级期末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
2.C
3.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B
5.D
6.(6分)
①抓好教学质量:加大投入,改进管理体制,调整专业设置,开发或更新专业课程,提升专业质量,
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②打通晋升渠道:积极探索职教高考制度,为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提供机会,使中职学生升学有渠道。
③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使职校学生就业有优
势。
④优化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B
8.(6分)
①第二段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雪,表明了环境的恶劣。(2分)
②为下文母亲走迷失做了铺垫。(2分)
③写出大雪没有挡住母亲回家的路,表明母亲对家的眷念。(2分)
9.(6分)
①对家的渴望:春节下大雪后,母亲艰难地行走在回娘家的路上。(2分)
②对外界的漠然:家中发生变故后,母亲行走在自我的世界中,不愿与外界接触。(2分)
③重拾爱后的满足:看到孙子后,母亲愿意坐“我”的车出门,在车上笑得很满足。(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A
11.C
12.C
13.(10分)
(1)然而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其厉害,王羲之常常进呈奏章抗争,所说的事情多被采纳。
(忧甚,尤其厉害(1分):上疏,进呈奏章或上奏(1分);见从,被采纳(1分)。大意2分。)
(2)(王羲之)辞去官职后,与东方人士尽情游玩山水,以射猎捕鱼作为乐趣。
(去,辞去(1分):山水之游,宾语前置,应为“游山水”(1分):弋,射猎(1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D
15.(6分)
特点:①松:高大挺拔、枝叶繁茂。(1分)②苗:低垂矮小、枝条柔弱。(1分)
作用:①结构上,以松、苗起兴,引出后文诗人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慨叹:世家子弟凭借出身便能占
据高位,寒门子弟富有才华却只能屈居下位。②内容上,以松、苗作比,将世家子弟比作山上苗,将寒门
子弟比作涧底松,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不合理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
当时人才任用制度(或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批判。③艺术效果上,苗与松形成鲜明对比,在两者的外形和
遭遇对比中,寄寓了诗人对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之情。(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为4分。内容上的作用
扣住“象征”分析亦可,答“托物言志”可给1分;若将一、二点合为“比兴手法”,有概括,有分析,
亦可按两点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每空1分,6分)
(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3)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
18.D
19.(4分)
①肯定了航天人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漫长艰辛的过程及坚持不懈的精神。(2分)②语气连贯,增强
气势。(2分)
20.(6分)
①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或但更需要写“虚”)
②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或写“虚”又可在两方面着力)
③走主观向内的路
(每空2分,语义相近、前后衔接顺畅即可。)
21.(4分)
①“贵校”改为“我校”
②“家父家母”改为“家长”
③“惠赠”改为“敬赠”
④把“务必”删掉
(找出并改正确一处1分,共4分。)
四、写作(60分)
22.立意参考:应紧紧围绕材料话题“自律”,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应该鲜明。(其他情况参考高考阅
卷标准酌情处理)
基准分:45分。
一类(53分一60分):立意独到深刻,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观点深刻,论证结构严谨:写作
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二类(48分一52分):文章的主题在材料的核心处,观点较深刻,论证结构完整,且写作有构思,
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三类(42分~47分):文章的主题是材料的核心,观点正确,且写作在故事处理或者细节描慕或者
真实性、生动性某方面有可圈点处。文章基本通顺,语言通顺平实。
四类(41分及以下):文章主题稍偏离,比如写为其他关键词“青春”“时间”“努力”等,语言不
通顺,结构混乱,文体特征不明。
(偏题、字数不够、错别字等情况按高考标准酌情处理。)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下期高中2021级期末联考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
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
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
魏晋风度有其形成背景、表现形式及现代意义。
谈到魏晋风度,不能不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相联系。士族,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世
家大族,他们有着自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与皇权平分秋色,比如东晋时就有“王
与马,共天下”之说。魏晋风度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
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的大族,谢氏是诗歌家族,王氏是书法大族。所以
魏晋风度既是名士的精神贵族的产物,也是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东汉末
年,社会陷入了空前的战乱之中,南北分裂,生灵涂炭,因而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
的学说走进人们的心灵之中。王瑶先生在《中古文学史论集》中曾指出,感叹人生无常
是汉魏以来文学的主旋律。这种时代情绪又因了当时文化的主体一一士族的崛起形成为
特定的思想体系。
酒是魏晋风度的典型写照。最典型的又数“竹林七贤”的好酒狂饮。阮籍是其中最
喜欢饮酒的名士之一。据《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
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政事,遂酣饮以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
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有名士曾说:“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可见魏晋名士饮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
脱精神上的痛苦,也是为保全性命。七贤中的刘伶曾作《酒德颂》,酒无疑成为他生命
中的欢乐颂。魏晋名士追求精神的境界,而酒有助于这种境界的创造与形成,一些艺术
境界往往是通过酒的刺激来剑成的,比如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
高中2021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