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下期高中2020级期末联考
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
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480年萨拉米斯海战后,雅典国民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我们已经参加
了战争,那么对国家政治开展讨论也不足为奇吧?”针对这一状况,伯里克利
A.扩大陪审法庭权力
B.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C.给予居民同等权力
D.向公民开放全部行政官职
2.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雕刻家们把写实手法运用于人体结构和运动姿态的考查中,
己能雕刻栩栩如生的神像和人像。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希腊艺术
A.萌发现实主义
B.蕴含理性精神
C.流行人文主义
D.孕育自然科学
3.公元168年,罗马征服马其顿后,委派一个十人委员会管理当地,并制定了相关法
律。当地市民受到罗马法和当地法律共同约束。这反映出古罗马
A.地方分裂割据隐患严重
B.民主政治制度发达
C.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依靠法制管理地方
4.亨利四世(1553~1610年)曾颁布法令禁止法国商人用外国船只运载货物,并且宣
布只有法国国王的子民才有权在法国的海岸作近海航行。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
时法国
A.积极推进重商主义政策
B.地理区位决定经济发展
C.新航路开辟时机已成熟
D.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确立
5.14世纪,意大利巴尔多鲁及其弟子巴尔杜斯对罗马法研究不再沿用注释文体,而是
大量吸收“东方传来的丰富知识”进行实际的评论及专题研讨。据此可知罗马法在
西欧的复兴
A.动摇了封建王权统治
B.反映了理性主义
C.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D.体现了时代印记
高中2020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6.1881年,意大利人将牛瘟传入非洲之角,严重破坏了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社会经济结
构。19世纪20年代,英国军队和军舰将霍乱从印度带到东非,使得当地人在面对欧
洲殖民征服时更为脆弱。由此可知
A,欧洲殖民扩张纯属偶然
B.疫病流行影响区域文明发展
C.欧洲医疗水平更为先进
D.三角贸易导致疾病全球传播
7.新教伦理认为研究自然现象是赞颂上帝的一种有效手段,科学成就反映了上帝的辉
煌,只要能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在上帝眼中就是善行。这说明宗教改革
A.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功能
B.借助宣传达成宗教宽容
C.造成了社会生活的混乱
D.通过科技创新达成信仰
8.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15111553年)认为人体内只有一种血液,静脉血和动脉血
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都是经过肺部形成循环。他认为灵魂本身就是血液,即神的惟
一灵气。他的认识
A.标志着近代医学体系建立
B.折射了当时自然科学新旧杂糅
C.动摇了基督神学统治地位
D.体现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完善
9.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榜样供当代知识分子奋力追赶,也展
示了一种与“压迫性的制度、不公正的特权和不合时宜的文化实践”做斗争的样板。
他们针对“压迫性制度”提出的对策是
A.浪漫主义
B.天赋人权
C.人民主权
D.自然神论
10.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步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并逐渐降低关税甚
至实现零关税。英国政府这一举措
A.揭示了英国社会转型根源
B.体现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C.制约了英国商品海外市场
D.反映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11.德国学者于尔根·奥斯特哈默认为“在这种议会君主制中,尤其是英国这样实行多
数选举法的制度中,在理想情况下,议会可以发挥有效的‘领导者任用择优’机制。
截止19世纪,英国从未产生过一个不称职的政府…君主个人的品行禀赋比较无关
紧要。”他旨在强调当时英国
A.统治基础发生变化
B.内阁权力高度膨胀
C.权力制约机制高效
D.贵族政治色彩浓厚
12.“失去的事业”指的是美国内战后南部白人建构的内战记忆,19世纪90年代成为南
部民众对内战的地方记忆。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失去的事业”被北部社会部分
接纳,开始长时间主导美国史学界对内战史的书写。当时该论调
A.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观念
B,提高了南方在联邦中的地位
C.揭示了分权制衡原则失效
D.有助于美国南北方实现和解
高中2020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下期高中2020级期末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DBDAD
6~10:BABCB
11~15:CDCCA
16~20:BBABC
21~24:CDA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5分)
(1)(10分)
政府主导:立法保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山地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治理与预防相结合:治理内
容和措施不断丰富:持续治理,成效显著。(一点2分,任意五点10分。)
(2)(12分)
不同:调整能源使用结构:优化城市产业布局:重视绿化城市公共空间: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提高环
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参与水平:加强舆论(媒体)监督。(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
影响:遏制了城市环境的持续恶化,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有利于英国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英国工业
城市的人口和工业布局都达到了较为合理的程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践行城市低碳绿色发展理念,促进
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英国人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治理氛围:有利于形成环境治理的强大
合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对其他国家与地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借鉴。(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
(3)(3分)
在环境治理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立法治理环境:环境治理需要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积极借鉴他
国经验: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革相结合;环境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环境保护宣传
和教育等。(一点2分,任意两点3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6.(12分)
示例1:
见解:“现代化则滋生着动乱”这一论题具有明显缺陷。(3分)
理由:现代化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政治不稳定。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要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完全可以在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如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通过资产阶
级、新贵族与土地贵族的妥协,从荷兰引进国王,既维持了社会稳定,又在英国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
一步。德国1871年完成统一后建立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虽然专制色彩浓厚且保留
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但依然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法令和政策,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维持了社会稳定,使德国跻身强国之列。因此,塞缪尔·亨廷顿的社会政治稳定理论有较大的缺陷。(9分)
示例2:
见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脱节断裂与对立冲突导致社会西方社会动荡”这一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3分)
理由:丹尼尔·贝尔认为社会由技术一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组成,正是这种领域间的脱节断裂与对
立冲突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科技的突破推动技术革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
了现代社会的财富分配和阶级结构。生产社会化前提下财富向资产阶级手中集中,扩大了社会贫富分化,
激化社会各种矛盾,导致社会局势动荡。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不断成熟,社会日益
发展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工人阶级争取民主政治权利的斗争不断,导致社会局势动荡,如十九
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因此,丹尼尔·贝尔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9分)
评分标准:提出见解合理(3分);论述需围绕相关的见解,从2个及以上角度进行论证,逻辑严密。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