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变色龙》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2)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
(3)前腿劈开,浑身发抖。
(4)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
A.shèng mò diǎn pǐ xù
B.chéng mò diān pī chù
C.shèng méi chàn pī xù
D.chéng méi diǎn pǐ chù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赫留金恐骇说。
B.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迳自走了。
C.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D.“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狗的脸上去;狗呢——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慌唐的家伙,长官!”
3.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仆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
B.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
C.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
D.前腿劈开,浑身发抖一原来是一条白毛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班。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从商店里 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②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 他一顿!
③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 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A.伸 教育 娇贵
B.冒 批评 高贵
C.探 教训 名贵
D.钻 惩罚 宝贵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
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6.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醋栗/米粟 恐吓/惊吓 B.无赖/懒惰 畜生/畜牧
C.蜥蜴/清晰 呵责/契诃夫 D.伶俐/可怜 赫留金/姓郝
7.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
契诃夫就站在黑暗中,凝视着他们的愚蠢和精明、他们的忧愁和恐慌、他们的坏心眼和好心肠。他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多是自然之作_________习惯之举。
A.逗号 B.顿号 C.破折号 D.冒号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选自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作品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吴敬梓。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泊桑,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
D.《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代表作主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9.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生死考验关头,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
B.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播出后,观众反应异常强烈,简直到了人人谈论的程度。
C.随着国产001A型航母航海试验的不断进行,海外对中国航母的关注在持续升温。
D.“新四大天王”林俊杰在昨晚一年一度的“音乐之声”颁奖典礼上更是一举夺得港台“最佳制作人”以及“最佳男歌手”两项大奖。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不住地回头瞧。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又传来了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花布衬衫”是偏正短语。
B.“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这个句子是承接复句。
C.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语段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
二、综合性学习
11.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完成后面的问题。
(1)分别用一个成语描绘画面所反映的四种情况。
和群众说话:__________
和同事说话:__________
和上级说话:__________
和法官说话:__________
(2)写出此漫画蕴含的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育才中学“松子”文学社要策划一次区级文化调查,想到区文化局当面征求张局长的意见。社长李博得到了张局长的手机号码,请你代李博拟一条短信。预约一下与张局长见面的事。短信不超过70字,语言要得体。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名贵的狗
契诃夫
杜博夫,一个老兵出身、年纪不轻的中尉,和志愿入伍的克纳普斯正坐在一起喝酒。
“好一条公狗!”杜博夫指着他的狗米尔卡对克纳普斯说,“名——贵——的狗哪!您注意它的嘴脸!光凭这嘴脸就值大钱了!遇上喜欢狗的人,冲这张脸就肯甩出二百卢布!您不信?这么说您是外行……”
“我懂,不过……”
“这可是长毛猎狗,英国纯种长毛猎狗!发现野物时它那副姿势别提多漂亮了,还有那鼻子……真灵!天哪,多灵的鼻子!当初米尔卡还是一条小狗崽子,您知道我花了多少钱买下的?一百卢布!好狗啊!米尔卡,你这机灵鬼!米尔卡,你这小坏包!过来,过来,上这儿来……哎呀呀,我的小宝贝,我的小乖乖……”
杜博夫把米尔卡招引过来,还在它的头上亲了一下。他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我谁也不给……我的小美人……小淘气。你是爱我的,米尔卡,是不是?……行了,滚一边去!”中尉突然喝道,“脏爪子尽往军服上蹭!说真的,克纳普斯,买这小狗我花了一百五十卢布!可见它很值钱,只可惜我没有时间打猎!这狗简直闲死了,也荒废了它的才能……所以我想把它卖了。您买吧,克纳普斯!您一辈子都会感谢我的!哦,要是您手头紧,我可以半价让给您……出五十就带走!您这是明抢呀!”
“不行,亲爱的……我一个戈比也不出。一来我不需要狗,二来我也没有钱。”
“这话您早说不就好了。米尔卡,从这儿滚出去!”
“行了,不要就不要……见您的鬼去!既不想买,也不想要……哎,您去哪儿?再坐一会儿嘛!”
克纳普斯伸个懒腰,站起来,拿起帽子。“该走了,再见吧……”他打着哈欠说。
“那您等一下,我来送送您。”杜博夫和克纳普斯穿上大衣,来到街上,默默地走了一百来步。
“您看我把这狗送谁好呢?”中尉开口说,“您有没有什么熟人?那条狗您已经看到了,是条好狗,纯种狗,可是……对我真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我不知道,亲爱的……再说我在这地方哪儿有什么熟人?”
一直走到克纳普斯的住处,两位朋友再没有说一句话。克纳普斯握过中尉的手,便打开自家的便门,这时候杜博夫咳了一声,有点迟疑地说:
“您可知道本地的那些屠夫收不收狗呢?”
“想必会收的……我也说不准。”
“明天我就让瓦赫拉梅耶夫送了去……去它的!叫人剥了它的皮……这该死的狗!可恶极了!不但弄脏了所有的房间,昨天还把厨房里的肉全偷吃光了,下贱胚子……是纯种狗倒好了,鬼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准是看家狗和猪的杂种。晚安!”
“再见!”克纳普斯说。
门关上了,中尉一人留在外面。
(有删改)
13.杜博夫对他的狗米尔卡前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4.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杜博夫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15.文章倒数第三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16.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杜博夫这一人物形象。
17.在写法上,本文和《变色龙》一文有哪些相同之处?(至少答出三点)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8.对奥楚蔑洛夫脱大衣这一细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卑鄙心理。
B.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奥楚蔑洛夫以脱大衣做掩护,掩盖自己惴惴不安的恐惧心理。
C.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这件事的时候恰逢当时天气变化无常。
D.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出尔反尔、强作镇定的尴尬窘态。
19.写警官由骂狗到骂人,表现了他的( )
A.执法严明,断案如神 B.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C.粗鲁无知,不知所措 D.严于执法,不徇私情
20.对文中描写人物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来凸显人物性格。
B.在运用语言描写的同时,选段还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来烘托人物性格。
C.文章中奥楚蔑洛夫对待赫留金被狗咬事件前后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小说的喜剧效果。
D.文章还巧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更好地表现了文章主题。
21.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典型的社会意义是( )
A.揭露走狗奴才的丑恶灵魂。
B.抨击腐败无能的沙皇统治。
C.说明变色龙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变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特征。
D.揭露沙皇统治的黑暗,影射沙皇专制的虚伪和专横。
22.契诃夫以“变色龙”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是( )
A.说警官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一会脱下大衣,一会又穿上大衣。
B.讽刺沙皇制度下,统治阶级的走狗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性格。
C.讽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怕狗的主人,一会儿又不怕狗的主人的多变性格。
D.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迫使人们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态度。
五、填空题
23.生适中人们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某种类型的人。如把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说成变色龙。你能说出下面各题所对应的动物名称吗?
(1)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________________
(2)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________________
(3)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________________
(4)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________________
24.填空。
《变色龙》的作者是_____国_________的,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剧本《___________》等。这篇小说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____________这一典型形象,用____________手法对此类人进行了讽刺。
25.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 )
(2)原来是一条白毛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
(3)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
26.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语句。
(1)木材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钻出来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简答下面问题。
(1)简析“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句话中“钻”字的表达效果。
(2)你是怎样理解文中围观者的“笑”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C
7.B
8.B
9.D
10.C
11. (1)横眉冷对 口若悬河 眉开眼笑 张口结舌 (2)讽刺当今社会一些人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庸俗势利的丑恶嘴脸。
12.示例:尊敬的张局长:您好!我是育才中学“松子”文学社社长李博。我们社要做一次区级文化调查,想到区文化局当面征求您的意见。不知您是否有时间,盼回复。
13.一开始极力称赞它是一条名贵的狗,是条好狗、纯种狗;后来骂它是下贱胚子,是该死的狗、杂种狗。
14.杜博夫假意装出对狗不舍的样子,是为博取克纳普斯的同情,从而把狗卖给他。
15.不可以。因为这段话交代了杜博夫打算卖狗和送狗的原因,也说明了杜博夫开头极力赞扬狗的话,都是为了把狗卖给克纳普斯而编造出来的假话,从而暴露了他丑陋、表里不一的内心。
16.杜博夫为了把狗卖给对方,不仅极力称赞狗,而且称赞对方是好小伙子,可见其言不由衷、虚伪、厚颜无耻;见对方不愿意买,又提出送给对方,遭拒绝后又发誓要把狗送给屠夫,大骂狗的不是,可见其自私狠毒、缺乏爱心、表里不一。
17.示例:①故事都是由“狗”引起的;②都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③都揭露了沙皇俄国统治时期国家的腐朽、黑暗;④都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⑤都属于成功运用讽刺艺术的杰作。
18.C
19.B
20.D
21.D
22.B
23. (1)铁公鸡 (2)应声虫 (3)地头蛇 (4)笑面虎
24. 俄 契诃夫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万尼亚舅舅 奥楚蔑洛夫 对比和夸张
25. 拟人 比喻 拟人 夸张
26. “钻”字写出围观人群聚集之快,贴切生动。表现了人群以看热闹为乐的无聊心理。说明底层人们精神空虚、寂寞消沉。 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形象地表现出赫留金把受伤的手指作为主持公道、要求赔偿的证据。
27. “钻”字写出了围观人群聚集之快,贴切生动。表现了人群以看热闹为乐的无聊心理。说明底层人们精神空虚、寂寞消沉。 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表现出赫留金把受伤的手指作为要求赔偿的证据的得意之态。
28.(1)“钻”字既写出了人群聚集之快,又表现出他们急于看热闹的无聊心态。
(2)从围观者的笑声中可以看出,在沙皇黑暗统治下民众成了无聊的看客,丧失了对弱者的同情心,从而揭露和讽刺了民众愚昧的思想与麻木的精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