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 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信客 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05 20: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客》教学实录
韩世坤
(以理查德的《思乡曲》为背景
音乐悠然导入。)
师:同学们,在20世纪初的中
国,有一种人,他们怀中紧贴别人
的书信,把一颗颗焦灼的心带向远
方;有一种人,他们甘心做鸿雁传
书的信者,无怨无悔有一种人,他
们风餐露宿,形如乞丐,却成了沟
通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有一种人,
他们用肩挑,用背驮,用手提,甚至
用腰缠,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
里。
就是悲情的职业人—信客。
好,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来学习余秋雨先生的散文—
(信客)o
(课件展示篇名及作者。)
一、整体感知一初识信客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抢答几个问题。请
看大屏幕,准备好了吗?
(师放慢节奏,停顿片刻,制造
抢答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依次展
示问题。)
师:文中写了几个信客?
生(众):两个。
师:重点写了哪个信客,
生1:年轻的信客。
师:年轻信客开始的时候是否
愿意做信客?
生2:不愿意。
师:为什么后来又答应了?
生3:他被老信客的精神打动
了。
师:好,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看来同学们预习的效果不错。
二、重点研读一走近信客
师:年轻信客开始的时候不愿
意当信客,后来被老信客的精神所
打动,他又答应了,那么,他有没有
坚守一生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近
信客。
(课件展示。)
他为什么没能坚守一生?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
边读边思考,并将你认为信客没有
坚守一生的原因勾画出来。
(生埋头勾画。)
师:好,谁愿意把你的答案和
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觉得他没有坚守一生
的原因是信客的工作很辛苦。
师: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1:信客是联系城市和乡村
的桥梁,从第5段中的’,说到城里几
条路线时十分艰难,不断在纸上画
出图样’可以看出信客的工作是很
辛苦的。
师:信客是用双脚来跋涉高山
险滩的,确实很辛苦。
生2:还因为他生活得太苦了。
师:你是从文章中哪里看出来
的?
生2:文章第3段写老信客的家
“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
有”,这就能看出,信客很穷,他生
活得很不好。
师:看来做信客是不能够致富
的,而且生活条件很差。还有其他
原因吗,
生3:他身体也不行了。
师:你从文章中哪里看出来
的?
生3:文章第12自然段,“年轻
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他老犯胃病和
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
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起这两宗
病?”从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来这
个职业对身体不好。
师:看来,当信客还有职业病
呢!还有其他同学找到别的答案
吗。
生4:还有信客这个职业很凶
险。
师:凶险,你从哪里得出的这
个结论,
生4:从文章的第23段,“这条
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住
了‘,。
师:请你给大家范读一下这句
话,读出“凶险,.的味道来,
(生4投入情感朗读。)
师:非常好,请坐。文中说,“这
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住
了‘’。凶险在何处?
生5:村里人对他的怀疑。
生6:他在城市里被别人诬陷,
还被送进了监狱。
师:很好,还有没有?
生7:他为村里人办事,可是还
要挨骂。
师:是的,他除了忍受风餐露
宿,挨饿受冻,还要承受无端的猜
忌、无理的呵斥、无耻的诬陷。同学
们,哪件事最能体现这种凶险?
生8:就是他被诬陷私闯民宅,
被当作小偷抓进巡捕房这件事。
师:信客辛辛苦苦给他送信,
那收信人是怎样对待信客的呢?
生9:先说不认识,而后诬陷他
是小愉,最后还打了信客两个耳
光。
师:看来,这个职业还有一定
的危险性。下面我们就通过朗读来
感受信客的苦和信客面对的“凶
险“。同学们认为哪段最能够体现
这种苦和这种凶险?
生(众)第20,21段。
师:好,我们就以一颗真诚的
心来齐读第20,21段,感受做信客
的苦,做信客的难。“一次,他带着
一封满纸幽怨的信走进了都市的
一间房子’,起—
(生齐读。)
师:面对这种心灵和身体的侮
辱,信客是怎么做的?
生10:信客说怪自己。
师:能把相关的语句读出来
吗?
(生读“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
他保出来··,,,·蒙受阴影”。)
师:受了侮辱不能说,而且还
要为侮辱他的人开脱,可见信客这
职业怎一个“苦”字了得啊!同学
们,你们感受到这种苦了吗?
(生点头。)
师:好,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
来归纳一下,信客没有坚守一生的
原因。(课件展示:工作劳苦、生活
困苦、身体疾苦、心灵痛苦。)信客
在工作劳苦、生活困苦、身体疾苦、
心灵饱受痛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
了几十年,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
三、,点研该一触摸信客
(课件展示。)
这是一个的人。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
在文中勾画出能够表现“信客“性
格的句子,并将你的成果与其他同
学交流。
(生勾画后,相互讨论。)
生1:他是个非常诚信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1:因为当他不当信客的时
候,还有很多人去看望他,这就证
明他这个信客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这都是因为他的诚信。
师:好,能从别人的角度折射
出信客的品质,很聪明。
生2:他非常淖朴,他有一颗宽
容别人的心。从文章第27段“信客
对他非常恭敬,请他不必把过去了
的事情放在心上“这句话,可以看
出他非常的大度。
师: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下这
句话,读出那种宽容和大度的味
道?
生2:我试试。
(生2读。)
师:读得很棒,读出了一种人
生境界。
生3:他还很善良。第18段说,
“他能不干这挡子事吗?不能。说什
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
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
信客。’说明他是凭借一颗善良的
心在为乡间服务的。
师:是的,信客拥有一颗善良
的心!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从你
们的发言中,老师看到这样一位信
客:他在工作劳苦、生活困苦、身体
疾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了几十
年,他任劳任怨,在乡村需要信客
的时候,他毅然挑起了这副生死祸
福的重担,他诚信无私;报丧时他
会绞尽脑汁用委婉的语气,因为他
善良;为了不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
受阴影,他选择去忍受无耻的诬
陷,因为他宽容。
(课件展示出现信客品质以及
相对应的原文语句。)
师:好,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
再来通过朗读感受“信客“这个人
物的善良与宽容。同学们认为哪段
最能体现这种善良和宽容?
生(众):第16段。
师:好,我们就来朗读第16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好,
请你来读“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
者“到“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这
一部分,剩下的部分由全班来齐
读。
(生4读。生齐读。)
师:读得很准确。大家感受到
信客的“善’了吗,
(生点头。)
师:好,我们再来慢慢读这段
文字,“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
容”开始。
(师生齐读。)
师:信客,他在月明星稀时出
发,唯有清风相伴;他在寂寞的途
中穿梭,唯有坎坷随行。他用几十
年的光阴去传递别人的幽怨与牵
挂,而换回的却是猜忌、呵斥、诬
陷。面对这一切,他选择默然,他选
择用几十年的艰辛困苦篆刻下一
个,’信”字。他带着一颗普良、宽容
之心华丽登场,最终却又黯然离
去。同学们,在工作劳苦、生活困
苦、身体疾苦、心灵饱受痛苦的情
况下,你,能不能坚守几十年?
(教室里很安静,师故意使这
种安静的气氛延长。)(生摇头。)
师(意味深长地):我们和信客
相比,到底缺少什么,
(生低头沉思,而后陆续举
手。)
生5:我们没有信客的坚韧与
善良。
生6:我们缺少对别人的关心
和对他人的付出。
生7:我们缺少像他那样的对
事业的执著精神。
生8:我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
神。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深刻。作
家余华说过:“人树立信念容易,可
是要捍卫信念,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痛苦。”我们和信客
相比,信客能付出艰辛的劳动,信
客能承受长期的痛苦,而我们则不
能。信客能够为常人所不能为,忍
常人所不能忍。
四、深情感悟——回望信客
师:同学们,现在,当我们再阅
读余秋雨的《信客》时,是否又多了
一份感动,多了一份敬仰。老师给
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读书卡片,请
同学们用最精彩的语言,最真挚的
情感,就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或者全文,写下你的感悟。
(生书写,课件展示。)
生1: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
不是牵挂,是大爱无言。路是他的
轨迹,笔是他的语言;信任是他的
生命,奉献是他的义务。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他以宽容面对埋怨,悲
悯面对凄凉。从乡村到城市,从淳
朴牵挂到灯红酒绿,不变的是那条
路,不变的是那颗充满着“信.的
心。他,是真正的心灵铸就师。
(掌声响起。)
师:这是一位真正读懂了信客
的同学。
生2:面目淡定的妇人,从旧楼
里启窗张望.张望那个熟悉的身
影。信客如一朵云荷,苍云纤荷,雀
坠西天,一江怅水,梦若夜寒。几十
年如一日的生活,被赋予了无数而
唯一的规律。这是一种奉献,也是
一种对生命的另类谱写。
师:不得不油然而生的一种敬
意。好文字!
生3:一支笔杆,一趟奔波,一
声口信,他的工作如此单纯;千万
情节,千奔万寻,千里送情,他的工
作却又如此厚,。在“信”的路上,
他奉献美丽和阳光,收藏心酸与孤
独。信客去了,千千万万个信客却
永远不倒。
(掌声再次响起。)
师:斯人已去,精神犹存。信念
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生4:装满思念与牵挂的邮包,
很沉,但仍然背负着。注定,没有人
挂念的信客,旅途孤独。跋山涉水,
只为将那一份份难以寄托的心情
传送,有幽怨,有思念··…这,也许
就是一个信客的宿命。
师:这种宿命源自于对那片土
地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的
热爱。同学们写得非常精彩。老师
也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来和大家分
享。
(背景音乐理查德的《思乡曲》
悠然响起。课件展示教师的读书笔
:信客,他,用一双脚,走出
了一个“信“字。
细细的山路,或是泥泞,或是
陡峭,他却来来回回走过了千百
迫。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村子
里所有的牵挂;他的一串串脚印
里,有着几十年的岁月残痕;他的
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多少孤独与寂
寞。他,堆着悲苦,饮尽风月,望穿
哀怨,看透繁华。他挑着一担担的
眼泪与痛诉,踏破了一季季的风
尘。当季节滑落,岁月流转.他在黄
昏的平静与苍凉中回归大地。
普通的人也能以崇高的方式
生存。信客走了,他能带走的只有记
忆,他带不走的,是一个善良的人在
我们每个人心中刻下的深深烙印;
带不走的,是他在生命的词典中,教
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
(掌声响起。)
师:同学们,每学习一篇文章,
写一篇读书笔记,你将受益终生。
同学们,你们是老师见过的最优秀
的学生之一。下课!
(掌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