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5 21:14:10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2022.06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B.一本物理课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约为2N
C.一杯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大约为1Pa
D.人体的密度大约为1 kg/m3
2.据悉,中国第五代隐身歼击机歼20已经装备部队,歼20首次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特点的钛锂合金板材,选用这种材料与下列哪个物理属性无关( )
A.硬度 B.密度 C.导电性 D.延展性
3.已知ρ冰<ρ水,一块冰完全将化成水后,它的( )
A.体积不变、质量变大 B.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C.体积变小、质量不变 D.体积变小、质量变大
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B.尘土漫天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5.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滑雪板面积较大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锥状破窗锤
6.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措施是( )
A.为了容易推动很重的木箱,在木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B.在汽车轮胎上做成有凹凸的花纹
C.在机器的传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D.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
7.下列实验或现象中,运用了相同物理知识的是(  )
①热气球升空;②向悬挂的气球一侧吹气,气球向吹气一侧运动;
③飞机起飞时机翼受到升力;④撤去酒精灯,闭口的易拉罐变瘪了.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驾驶员驾车时应系好安全带 B.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C.拍打衣服除去灰尘 D.将盆中的水泼出去
9.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当用力划桨时,船就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
D.划桨时,由于水对桨的力大于桨对水的力,所以龙舟才能前进
10.如图所示,一人的两只手同时沿水平方向各用 5N 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其示数为(   )
A.0 N B.5 N C.10 N D.15 N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1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
B.当物块的速度最大时,它受非平衡力
C.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将保持静止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根据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图甲: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儿水变红了,这是 ▲ 现象,说明分子在 ▲ ;
(2)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 .
(3)图丙:气球膨胀时任意两颗小塑料粒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大,模拟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它提供了宇宙 ▲ (选填“膨胀”或“塌缩”)的证据。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如图甲所示,建筑工人利用重垂线可以判断砌好的墙是否符合标准,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 的知识。如图乙所示,门把手一般装在距离门轴较远的位置,便于打开门,这是说明力的 ▲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5.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 ▲ 组成的;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张开了,这是因为细丝带上了 ▲ 电荷而相互排斥,这种是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 ▲ 。
16.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组合体顺利完成对接,随后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实验。
(1)火箭发射时会向下喷射出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从而使火箭获得向上的推力而加速上升,这是利用了 ▲ 原理,此过程中宇航员 ▲ (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进入太空后,他的惯性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天和核心舱内不能做到的是 ▲ 。(填字母)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用秒表测时间 C.用天平测质量.
17.小亮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 ▲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18.风沿着教室窗外的走廊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 ▲ (选填“内”或“外”),这是因为空气的流速越大,压强越 ▲ ;高原上人们需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这是因为海拔高度增大,大气压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液体的沸点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9.长江三峡大坝是世界大型水利发电工程,坝高185m,最大蓄水水位可达175m,则此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约为 ▲ Pa.进入夏季由于雨水增多,使得长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 ▲ 了,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水对堤坝的压强 ▲ ,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g=10N/kg,ρ水=1.0×103 kg/m3)
2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第1s时,物体处于 ▲ 状态;第4s时,物体受到拉力为 ▲ N,受到的摩擦力为 ▲ N.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1.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 N,其密度为 ▲ kg/m3。(g=10N/kg,ρ水=1.0×103 kg/m3)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8分,解答23、24题时应给出必要解题过程)
22.(6分)按题目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甲所示,沿水平方向拉弹簧一端,弹簧伸长。请在O点画出弹簧对手的拉力F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请作出向右滚动的足球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小球在水中下沉,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
甲 乙 丙
第22题图
23.(4分)将一质量为0.6kg的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物块的边长为0.1m(g取10N/kg)。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4.(6分)一个空心铝球质量是13.5g,在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总质量是33.5g,则:
(1)空心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空心铝球的总体积;
(3)若在此球空心部分装满某种液体后此球总质量为38.5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ρ水=1.0×103 kg/m3 ,ρ铝=2.7×103 kg/m3)
25.(4分)学习了电荷间相互作用之后,小朱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的,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称之为 ▲ (选填“类比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第25题图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 ▲ (选“小钢球”或“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
26.(7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第26题图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调整 ▲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实验中,当F1大于F2时,小车仍保持静止,因此得出结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你认为这样的结论 ▲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2)同组的同学建议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与甲图比较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 ▲ 对实验的影响;乙图中轻质卡片其实真正受到 ▲ (选填“1”、“2”或“3”)个力的作用,但由于 ▲ ,可以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按照图乙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小卡片旋转过一个角度,观察松手后小卡片能否平衡,这是为了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 ▲ 。
(4)小强同学也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 ▲ (选填“能”或“不能”)用小强的装置进行实验。
27.(7分)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适量的水,小刚同学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已知ρ水=1.0×103kg/m3)
第27题图
(1)小刚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图甲是小刚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是: ▲  ;
(2)小刚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正确操作测得小石块的质量为 ▲ g(如图乙);
(3)如图丙所示,小刚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B.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C.取出小石块,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30g;
D.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0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 cm3;
(5)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 kg/m3,该实验中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明显 ▲ (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偏差的原因是 ▲ 。
28.(5分)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明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 (选填“大”或“小”);
(2)小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 ;
理由是 ▲ ;
(3)小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
越 ▲ ,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 ▲ (以上两空选填“大”或“小”)。
29.(5分)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滑下;
(2)由上图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远, 第29题图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保持 ▲ 状态。这说明物体的运动 ▲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 。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30.(5分)某同学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细铅丝图中未画出);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第30题图
④把密度计放在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的长度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密度计是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 (选填“越小”或“越大”)。所以密度计的刻度越往下越 ▲ (选填“小”或“大”)。
(2)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 。(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为了提高密度计的精确度,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可适当 ▲ (选填“增大”或“减小”)配重。
(4)若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接触到容器的底部,则测得的密度值将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2022.06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C D D B A A D B B C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1)扩散 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2)引力 (3)膨胀
14. 地球 竖直向下 作用点
15. 电子 同种 摩擦起电
16.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受非平衡力 不变 C
17. 变大 不变
18. 外 小 减小 降低
19. 1.75×106 变大 增大
20.静止 6 4
21. 10 2.5×103
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48分)
22. 略
23.(1)6N (2)600Pa
24.(1)20cm3;(2)25cm3;(3) 1.25g/cm3
25.(1)转换法 (2)塑料泡沫小球 (3)电荷间距离越小 (4)带负电或不带电
26.(1)钩码的个数 不可靠 (2)摩擦力 3 纸片重力远小于拉力
(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能
27.(1)未将游码置于最左端0刻度处 (2) 28.6 (3)液面与标记对齐
(4)10 (5)2.86×103 偏小 石块沾水
28.(1)小 (2)不可靠 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3)大 大
29.(1)相同 (2) 匀速直线 不需要 (3)C
30.(1) 越小 大 (2) (3)增大 (4)大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