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星期天,小林在家做饭的时候接听了一个电话。一边说着,她闻到了一股逐渐浓重的焦味,连忙跑进厨房,关了煤气。打开锅盖的时候,忙乱中感到手被热气烫了一下。哎!看看锅里的饭已经变成了黄褐色,尝了一小口,“哇,好苦啊! ”
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
耳、鼻、皮肤、眼、舌
1、在这个生活情境中,小林有哪些感觉?
2、这些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些部位?
小林的遭遇
复习指导
课本讨论题和图Ⅳ-- 46“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识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回归课本,温故知新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角膜
瞳孔
虹膜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巩膜
脉络膜
视神经
快速思考
1、照相机的成像跟人的眼球成像的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球的什么结构?
晶状体、瞳孔、视网膜
2、守门员注视着从远处飞来的足球时,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怎样的?
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变大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视觉的形成:
小医生
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
视神经或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
近视
1、近视的形成原因
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
眼球前后径过长
2、近视的矫正:
配带凹透镜
近视眼的预防
“三要”
“四不看”
练一练:
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 D、玻璃体
2、某视力正常的人后脑勺着地摔伤后,眼睛看不见周围的物体了。他受伤的部位最可能是( )
A、眼球 B、小脑 C、视觉中枢 D、脑干
3、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C
C
相信你是最棒的!
C
1、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
2、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10厘米左右。( )
3、当人观看一个由远处移近的物体时,晶状体会逐渐变厚。( )
×
×
√
请你判断
(1)物像A反射的光线,经眼球角膜、 、
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落在 上形成 的
物像B。
(2)视觉形成的部位在 区域。
(3)如果长期用眼不当,会造成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会落在视网膜的 ,所以看不清物体,这就是近视,需配戴 进行矫正。
A
B
晶状体
视网膜
倒立
大脑的一定
前方
凹透镜
你会吗?
2
1
一
3
4
5
9
8
7
6
三
二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比一比,看谁记得牢!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内有听觉感受器
1、内耳的结构不包括 ( )
A、听小骨 B、半规管 C、前庭 D、耳蜗
2、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半规管 B.前庭 C.耳蜗 D.咽鼓管
3、中耳炎大多是因为细菌从何处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 ( )
A、外耳道 B、咽喉 C、半规管 D、耳蜗
C
A
考考你
B
听觉的形成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听觉中枢
声波
振动
振动
神经冲动
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
保护耳和听力
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 或鼓膜。
3、遇到巨大的声音,迅速张开口,或者堵耳、闭嘴,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力的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及时治疗,避免中耳炎。
5、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其感染。
医生建议
一定要做到呀!
1.当人们乘坐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人员一般都会发给一些食物让其做吞咽动作,其目的是什么
2.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他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哪里?
走进生活
目的是使咽鼓管张开, 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
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
人体的感觉器官
鼻
舌
皮肤
1、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哪些感觉器官?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人体的这些感觉器官对人的生活有何意义?
能使人全面、准确、迅速的感知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嗅觉
——味觉(酸、甜、苦、咸)
——触觉(冷、热、痛、触、压等)
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2、视觉的形成。3、近视及其预防。
二、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和功能。2、 听觉的形成。3、保护耳和听觉。
三、人体的其他感觉器官:
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