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6 23:1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猜想与假设
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能与金属反应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
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酸的化学性质。
2、初步学会认识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
1、注意观察实验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变化情况,仔细观察变化中发生的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2、镁条表面要用砂纸打磨。
3、实验操作要规范,要相互合作;要节约药品,注意安全。
实验要求:
实验目标:
实验内容: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2、向分别盛有镁条、生锈铁钉、碳酸钠粉末、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的5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步骤
加入稀盐酸后的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镁条
生锈铁钉
碳酸钠
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镁条逐渐消失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产生无色气体
无现象
过一会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加入稀盐酸后的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镁条
生锈铁钉
碳酸钠
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镁条逐渐消失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产生无色气体
无现象
过一会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稀盐酸 稀硫酸
紫色石蕊
镁条
生锈铁钉
碳酸钠
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镁条逐渐消失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过一会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产生无色气体
无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无现象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过一会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产生大量气泡,
镁条逐渐消失
化合物的铁和酸反应,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单质的铁和酸反应只能生成+2价的亚铁
(4)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1)2HCl + Mg = MgCl2 + H2↑
(3)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2HCl + Fe = FeCl2 + H2↑
(5)HCl + AgNO3 = AgCl↓+ HNO3
(2)2HCl + Zn = ZnCl2 + H2↑
(氯化铁)
(氯化亚铁)
NaCl
MgCl2
Na2CO3
AgNO3
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就是盐
金属阳离子
酸根阴离子
= Na+ + Cl-
= Mg2+ +2 Cl-
=2 Na+ + CO32-
= Ag+ + NO3-

+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与紫色石蕊、
镁条、碳酸钠粉末和生锈的铁钉反应,
你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活动天地7-2
为什么盐酸与硫酸不同,却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因为它们溶于水时都解离出共同的阳离子——氢离子(H+)
2、 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3、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4、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盐酸和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6 HCl + Fe2O3= 2 FeCl3 + 3 H2O
3 H2SO4 + Fe2O3 = Fe2(SO4) 3+ 3 H2O
2 HCl + Mg = MgCl2 + H2↑
H2SO4 + Mg = MgSO4 + H2↑
2 HCl + Na2CO3 =H2O + CO2↑ + 2 NaCl
H2SO4 + Na2CO3 =H2O + CO2↑ + Na2SO4
1、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根据上述实验归纳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活学活用
(1)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金属锌反应制取氢气。
(2)电镀厂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3)暖水瓶胆的内壁上常有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需要用稀盐酸将它们除去。
活学活用
1、生锈的铁器在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锈时,
能否长时间浸泡?为什么?
2、你能用多种方法区分稀盐酸和水两瓶无色
液体吗?
酸的通性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Mg + 2HCl = MgCl2 + H2↑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HCl + AgNO3 = HNO3 + AgCl ↓
小结
谢 谢